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medicine03_tsengpt
2016 / 2 / 4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 valproate 作為思覺失調症輔助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e 刊登!

 

 

01_medicine03_tsengpt

 

 

文章介紹

 

過去 valproate 長期用於難治型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患者的輔助治療(augmentation therapy),且在臨床觀察上發現效果極佳,因此廣為臨床醫師使用。

 

但目前文獻上關於 valproate 作為思覺失調症輔助治療的證據薄弱,過往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與文獻回顧文章(review article)都認為證據等級不足,因此造成臨床與研究證據之間的失聯。

 

因此,曾醫師團隊針對 valproate 在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效果上,進行多面向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抗精神病藥物中有使用 valproate 作為輔助治療的族群,相對於對照組,顯著地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作者團隊為 valproate 作為思覺失調症的輔助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證據,成功地將臨床與研究證據之間失聯的連結,再度接在一起。

 

閱讀更多 »

01_medicine02_tsengpt
2016 / 2 / 4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主要情感性疾病」與「躁鬱症」患者的周邊 IGF-1 濃度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e 刊登!

 

 

01_medicine02_tsengpt

 

 

文章介紹

 

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是一種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具神經滋養效果(neurotrophic effects),可修補受損的神經組織。此外,主要情感性疾病(major affective disorders)患者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 IGF-1 濃度,也被發現會隨著抗憂鬱(antidepressant)的治療而有變化。

 

曾醫師團隊使用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進行研究後發現,與健康的對照組相比,主要情感性疾病與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患者的周邊 IGF-1 濃度顯著較高;周邊 IGF-1 濃度與患病時間(duration of illness)呈現顯著的負相關;治療前、後的周邊 IGF-1 濃度則沒有統計上的顯著變化。

 

作者團隊認為周邊 IGF-1 濃度可能無法當作疾病嚴重度的指標,但也許可做為疾病的 trait marker(傾向標誌、特徵性的標示)、或 indicator of cognition。周邊 IGF-1 濃度與患者認知功能間的關係,以及在病理生理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仍需進一步研究。

 

閱讀更多 »

01_BMC_Psychiatry_tsengpt
2016 / 2 / 2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音樂治療」作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輔助治療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BMC Psychiatry 刊登!

 

 

01_BMC_Psychiatry_tsengpt

 

 

文章介紹

 

音樂治療(MT; music therapy)作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患者的輔助治療雖然已有十年以上,但其角色仍不清楚。2011 年有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文章顯示 MT 可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與情緒症狀(mood symptoms),但是對於正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s)則否。

 

文獻上缺乏 MT 對 schizophrenia 的次分類症狀之療效資訊(整體疾病嚴重度、正性症狀、負性症狀、一般精神病理、情緒症狀),也沒有 MT 的特性資訊(頻率、每次治療持續時間、MT 治療的總次數、MT 治療的總持續時間)。因此,曾醫師團隊進行統合分析,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有接受 MT 治療的族群(尤其是慢性病程者),療效較佳(負性症狀、情緒症狀、正性症狀皆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這樣的 MT 療效沒有因音樂特性而有差異(如:MT 治療的總持續時間、治療的次數、MT 的頻率)。

 

基於以上發現,作者團隊認為臨床醫師應該把 MT 作為思覺失調症的輔助治療,以緩和疾病的嚴重度。

 

閱讀更多 »

01_meta-analysis_mepa_tsengpt_share04
2015 / 12 / 23

湊齊一切後,召喚出來的神龍特別值得回味。

 

作者: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思覺失調症與骨密度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01_meta-analysis_mepa_tsengpt_share04

 

 

順境中必然會有波折

 

之前,已經寫了幾篇文章,雖然過程偶有不順,但最後都順利登出。總以為,論文寫作大概就是這樣。直到撰寫這篇文章時,才知道原來論文寫作過程中,還有手氣超背的情況。

 

準備這主題、整理完 data 以後,恰巧有另外的團隊完成一樣的主題且已刊登!雖然在蔡校長小宇宙的感應之下,我還是完成了論文並投稿出去,但總是處處碰壁、沒人收留。

 

閱讀更多 »

01_Medicine_TsengPT
2015 / 12 / 14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思覺失調症與骨密度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01_Medicine_TsengPT

 

 

文章介紹

 

文獻上雖有許多文章探討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與骨密度(BMD; bone mineral density)、或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之間的關係,但仍無定論。因此曾秉濤醫師團隊用統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與 BMD、以及這類患者使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藥物時與 BMD 之關係進行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與健康的對照組相比,思覺失調症患者之 BMD 顯著較低。另外,思覺失調症患者且接受 prolactin-raising(PR)治療的族群之 BMD,顯著低於接受 prolactin-sparing(PS)治療的族群。

 

思覺失調症患者之 BMD 顯著較低,是一個現象,其背後的解釋與病理或生理機轉,尚不清楚;是否跟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藥物(PR or PS)有關,也無法排除。在臨床實務上,曾秉濤醫師團隊建議對於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尤其是有接受 PR 治療者),要特別注意其骨質疏鬆之篩檢以及骨折的預防。

 

閱讀更多 »

01_clip_tsengpt_share04_SPEAK20150425
2015 / 12 / 13

改變的勇氣與成果

 

作者: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思覺失調症與骨密度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01_clip_tsengpt_share04_SPEAK20150425

 

 

新思惟的課程為我開了一扇窗

 

請參閱前情提要:「課程後的數小時,立刻將累積已久的 paper,快速出清!」。另外要提的一點是,課後的收穫不只是「信校長者、得論文」,還有「現在加入新思惟,論文通過可以獲得點數回饋唷!」(瑋編按:請參考「活動內容」網頁中的「共享榮耀」段落)。

 

想當初我以為自己遇到了歹徒,現在才發現遇到的是聖徒。在兩位講師一系列的傳教下,我發現自己的功力突飛猛進。以前是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現在我覺得已經能看到他們的車牌號碼了。

 

不論是寫作格式、作圖、實驗設計,還是對外演講研究布局人生規劃,都有倍數以上的成長,尤其在論文製圖的美感方面。過去,我在「精美」、「平衡」上跟盲人沒兩樣,繪出的圖會讓所有人修改到吐血而死;現在,我繪製的圖至少有一半的人看完之後沒吐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