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不一定,反倒有可能是好機會。
如果你找到一篇新的統合分析,這兩年出版的,而且統合之後,沒有更新的臨床研究。那麼的確,這個主題不能做了。
如果你找到一篇統合分析,是五年前的,收入 8 篇。但是出版之後,又有 5 篇新的研究出來,那麼恭喜你,這不只可以做,還是最適合新手起步的主題:update meta-analysis。
為什麼適合新手呢?有以下原因:
答:(蔡依橙)不一定,反倒有可能是好機會。
如果你找到一篇新的統合分析,這兩年出版的,而且統合之後,沒有更新的臨床研究。那麼的確,這個主題不能做了。
如果你找到一篇統合分析,是五年前的,收入 8 篇。但是出版之後,又有 5 篇新的研究出來,那麼恭喜你,這不只可以做,還是最適合新手起步的主題:update meta-analysis。
為什麼適合新手呢?有以下原因:
答:(蔡依橙)
是的,我也很想知道,究竟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是不是可以真的靠 PubMed 與上課所教的內容,就完成統合分析。所以我做了一個實驗,確認是可以的。
我的實驗是:在自己完全不熟的領域,只根據文獻閱讀,寫出第一篇統合分析。
我的專長是放射科,對胸腔、心臟、血管、介入性,都略懂,過去的臨床研究也都是這個方向。所以我特別選了我不熟的保健食品領域切入,想試試看,就靠閱讀文獻,使用 PubMed、CMA,把自己放到一個 醫學生 / PGY / R 的狀態,是不是真的可以寫出來。
答:(蔡依橙)這是常見的問題,解決方法是:把主題範圍放寬一些。
我們把前三篇發表的 meta-analysis 稱為起步,起步階段,重點是在於「發表」,並讓自己熟悉那整個整理文獻、完成統計、全文寫作、投稿修改、正式刊出的經驗。這個過程,題目是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並不重要。
就像我立志想做心臟瓣膜手術大師,也不是第一台刀就從瓣膜手術開始練,而是得從實習醫師當起,先學會打中央靜脈導管、會抽動脈血,然後住院醫師時期,從簡單的人工血管置放、動靜脈廔管創建、周邊動靜脈手術,然後再開始協助老師們,幫患者接上心肺機,習慣打開心臟的整個流程、熟悉各種手術突發狀況,最後才是修補或置換瓣膜。
答:(蔡依橙)建議不要催。
多數的狀況,我建議你都不要催,讓雜誌社用他們自己的速度做事情。
我們最近接連好幾個校友都反映,新的 IF 公布後,分數比較高的傳統期刊,一催就被退稿,很悲傷。甚至退回來的,還有那種 reviewer 覺得很好,小改可接受,但 editor 快速寫幾個他認為研究方向不重要的意見,就退稿的,連 revision 的機會都沒有。
你站在 editor 的角度就知道這其實很可能也很合理。因為你寫信去催,他得花時間處理,而他有兩個選項:
答:(蔡依橙)
這個很看你的微環境,你能夠取得什麼資源。
如果你有不錯的老師,老師有現成的資料,你只需要跑統計跟寫論文,那我建議你從臨床論文開始。
如果你沒有頭緒,也不知道要找誰,我建議你可以先想一下自己想去什麼科,然後到以下三個課程的「傑出榮耀」區,看看有那些確定有發表的老師跟校友可以「靠行」,然後去上一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