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芳醫院 復健醫學部 蔡翰霆 職能治療師
好課不能猶豫,一不小心就錯過。
原想報名 2 月 16 日的梯次,沒想到猶豫了幾天,網頁上出現了「報名額滿」四個字!心想:「哇!這樣上半年還有沒有機會上課呢,還是要等到下半年了?」幾個禮拜後,抱著希望再看看是不是有新的開課資訊,一看到 3 月 7 日又要開課了,立刻完成了報名手續!
有點期待,但又很怕會跟不上課程的進度。3 月 4 日,收到蔡校長的 message「週六統合分析課程見!」,心情馬上篤定的覺得「一定沒問題」。
作者:萬芳醫院 復健醫學部 蔡翰霆 職能治療師
原想報名 2 月 16 日的梯次,沒想到猶豫了幾天,網頁上出現了「報名額滿」四個字!心想:「哇!這樣上半年還有沒有機會上課呢,還是要等到下半年了?」幾個禮拜後,抱著希望再看看是不是有新的開課資訊,一看到 3 月 7 日又要開課了,立刻完成了報名手續!
有點期待,但又很怕會跟不上課程的進度。3 月 4 日,收到蔡校長的 message「週六統合分析課程見!」,心情馬上篤定的覺得「一定沒問題」。
2020 年 3 月 7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許多人敲碗的「週六班」來了!學術要快速起飛,統合分析的技能要有!
你有試過在 PubMed 上搜尋「meta-analysis」嗎?輸入關鍵字,按下 Enter,立刻會跳出了超過 17 萬筆的文章,這些都是已經發表的作品唷!在科學研究的世界,meta-analysis 已佔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人認識、瞭解,並且深入挖掘探索。在時間及資源的積累下,發展至今,已經較過往更容易寫、更容易發。
不需經過 IRB,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現階段的 meta-analysis,儼然成為學術研究的新寵兒。不僅非常適合「沒有資源」的的年輕研究者,就連著作等身的專業研究者,也能透過大數據的統計方式,將過往停留在腦中的想法,快速轉換為被世界看見的研究論文。
回顧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443 篇論文登上 PubMed,原創研究佔總量 77%,而 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更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
課程品質保證,初學者也能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起步,並不難。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3 月 7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講者:曾秉濤
為什麼有人看論文快,有人卻很慢?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