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沒有接觸過統合分析,真的有可能在一個中午的時間,就能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嗎?
可以的,所有同學都在自己的筆電上,畫出了跟指定論文一樣的作品。看到像是正式論文上的圖表出現在自己的電腦上,那種感動是很獨特的,在場的所有同學都感受到了。


從來沒有接觸過統合分析,真的有可能在一個中午的時間,就能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嗎?
可以的,所有同學都在自己的筆電上,畫出了跟指定論文一樣的作品。看到像是正式論文上的圖表出現在自己的電腦上,那種感動是很獨特的,在場的所有同學都感受到了。

作者: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精神醫學部 張俊鴻 主任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關於 NMDA 促進藥物用於思覺失調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刊登!

兩個月前才剛分享個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入門心得(511 篇文獻中篩選出 8 篇進行最後分析),很榮幸短期內能再次分享統合分析進階心得(887 篇文獻中篩選出 25 篇進行最後分析)。
兩年前剛上完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立馬嘗試找題目,後來決定先做老年憂鬱的光照治療。就如之前心得所言,「動手作」很重要,才能實際知道問題所在,我在思考後應用了從工作坊學到的實戰方法(例如細切題目、關鍵字查詢技巧)加以克服。
第二篇也被接受時、感觸良多。回想一年前,我還在挑戰統合分析入門題,這種進階題可不是當時的我能寫出來的。靠著一步一腳印、規劃進度,以及感謝貴人們的幫忙,這篇在無數困頓中終於成功刊出了。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5 年 11 月 30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台中高鐵站旁

醫療 / 非醫療都適合 / 不需要寫程式 / 台中高鐵班
AI 時代的統合分析,讓你研究速度倍增!
在 AI 時代,研究的速度與品質都在重新被定義。你還在苦惱怎麼找題目?還在統計製圖上耗費大量時間?還在被 reviewer 的回覆拖得進度停滯?現在,就是你加速研究生涯的最佳機會。
《統合分析工作坊》專為研究新手與臨床工作者打造,帶你用一天時間,完成一個統合分析的完整流程,避開冤枉路,直奔發表。
在 AI 時代,統合分析的門檻已大幅降低!《統合分析工作坊》帶你結合臨床經驗與 AI 工具,快速判斷題目「可行性」,並用 PubMed 與各領域資料庫找到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不論你來自醫療、教育、心理、管理、運動科學,還是其他非醫療背景,只要研究題目中有「介入與結果」,就能用統合分析完成高品質論文。
課程中,講師將逐步示範文獻評讀與量表應用,並示範 AI 如何加速整理、減少盲點,幫助初學者更快上手。
最受期待的互動實作環節,你將能在課堂中,親手完成森林圖、漏斗圖等核心統計圖表,從 0 到 1 體驗「當天就能跑出投稿水準圖表」的成就感。
課程同時提醒新手常見錯誤,包含圖表格式不符、統計錯誤使用、收錄文獻不當,或在回覆審閱意見時踩到地雷,這些都是新手被退稿的常見問題。透過實務技巧,你將學會如何把 revision 變成通過的關鍵。無論是自己找題目還是團隊合作,這堂課都能提供最務實的建議,幫助你用最短時間踏上發表之路。
如果你是剛起步的研究者,還在煩惱如何突破學術困境,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正是為你量身打造!
這堂課的設計核心,就是「讓你帶著成果回家」。課後,你會具備這些技能:
📚 一個清晰可行的題目選定方法
🔎 文獻搜尋與評讀的上手技巧
📊 一整套親手完成的統合分析圖表
💻 一條從題目到投稿的研究捷徑
🧑 線上 Office Hour 解決實際操作中的所有疑惑
我們深知,每位醫師、研究者、學生的時間都極為有限,因此《統合分析工作坊》只保留最必要的知識與技巧,讓你花一天,省下無數摸索與失敗的夜晚。
Meta-analysis 不僅快速提升你的學術產能,更能幫你踏進 SCI 大門!這個時代,你還不知道統合分析怎麼寫嗎?快來吧!一起用 meta-analysis,打破學術界的遊戲規則!
過往參與這門課程的校友,不僅成功發表了論文,還有不少人在短時間內進入論文量產的階段。無論是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還是非醫學領域的學者,都能夠從中獲益。
《統合分析工作坊》,讓學術研究變得更簡單易行。對於那些缺乏資源但急需成績的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條快速通關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