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思惟國際

00_FB_Meta-analysis_20210911_0245
2021 / 9 / 15

2021 / 9 / 11(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10911_0245

 

 

感謝奇美醫院的邀約,新思惟團隊第一次南下開班,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2 分,最高達 4.92 分,一起帶給初學者們難忘的學習與啟發,是很棒的事!

 

雖然在 study 領域上我還只是個菜鳥,但也比較有心情往下個階段走。

 

新思惟的講師們都是過來人,深知自己一個人摸索起步並不容易,所以將個人經驗轉化為課堂知識,直接帶各位踏出統合分析的第一步,精準地解決菜鳥上路的所有問題,以高效的學習幫助大家一次到位!

 

老師非常專業,讓產後不到半年,腦袋還非常卡卡的媽媽,都能馬上做出統計圖表。

 

中午的互動實作,學員們一開始操作統計軟體,看著陌生的介面難免感到自我懷疑,不過在講師、助教手把手的指導之下,經過 2.5 小時的演練後,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電腦,跑出好看且能發表的 forest plot 與 funnel plot!即使你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產出投稿等級的圖表,就是如此激勵人心!

 

可以了解整個寫作的框架、流程及方法,收獲良多。

 

新思惟的一日工作坊,以快速發表統合分析文章為導向,提供系統化的學習,幫助新手們將起步門檻降到最低;從前端的研究設計、文獻搜尋,到後端的統計圖表設計、投稿策略及技巧,每個過程都一一拆解、毫不馬虎。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

01_FIP_WuCC_01
2021 / 9 / 15

[快訊] 吳承誌藥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患者的骨折風險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刊登!

 

 

01_FIP_WuCC_01

 

 

文章介紹

 

雄激素剝奪治療,是晚期攝護腺癌與轉移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效果不錯,但也有明顯副作用,包括骨折。之前的統合分析已經針對這個題目分析過,但並沒有做進一步的分組分析,吳藥師團隊,預計進一步探索各種次族群的狀況。

 

收入 16 篇文章共 519168 位男性患者並分析,整體來說,雄激素剝奪治療,會有更高的骨折風險(OR = 1.39)、以及骨折住院風險(OR = 1.55)。分層分析則發現,高劑量的雄激素剝奪治療,的確有更高的骨折機率,且研究間的異質性很低。敏感性分析也進一步發現,對於未知級別的攝護腺癌,以及各種不同年紀,均有相同現象,異質性一樣很低。

 

作者總結,隨著新的研究越來越多,我們也理解到,雄激素剝奪治療與較高的骨折風險,存在各種不同的疾病狀況、治療處方、劑量、骨折部位。

 

針對過去統合分析沒有回答過的問題,用新的角度切入,說出新的故事,就能被接受。是不錯的研究方向。

 

 

恭喜吳藥師!

 

閱讀更多 »

01_CO_WuMK_08_TsengPT_61
2021 / 9 / 7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降低大腸癌術前術後輸血量方法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Current Oncology 刊登!

 

 

01_CO_WuMK_08_TsengPT_61

 

 

文章介紹

 

大腸癌手術前以及手術後,如果因為失血較多,需要大量輸血的話,其預後較差。到底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輸血量呢?過去有很多的研究,使用不同的技術,但到底該用哪一種紅血球生成素,該用高劑量還是低劑量,如果用鐵劑的話,該用靜脈注射的還是用口服的,這些目前都沒有確定的結果,曾醫師預計針對這個議題,做網路統合分析。

 

經過統合 7 篇文章共 688 人後,發現高劑量的人類重組紅血球生成素,加上口服鐵劑,對於降低大腸癌手術前後的輸血量,效果最好。

 

這種臨床上的抉擇,過去都靠著醫師對原理的理解,加上個人經驗的累積,但如果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除了查閱文獻,還順道做個統合,除了對自己的臨床照護有幫助,也能增加論文發表量!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01_medicina_LiangIC_02
2021 / 9 / 7

[快訊] 梁怡珈醫師團隊,關於虹膜爪式晶體,該放在前房或瞳孔後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01_medicina_LiangIC_02

 

 

文章介紹

 

人工水晶體,一般是放在原本水晶體的位置。但在某些狀況下,原本水晶體的固定結構不可用,就只好放在別的位置固定,以虹膜爪式人工水晶體來說,可以放在虹膜前或虹膜後。不過,究竟放前面還是放後面比較好,目前沒有定論。梁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議題,做統合分析。

 

研究收入了 6 篇,包括一篇隨機對照研究,以及 5 篇回溯性個案系列。觀察的主要療效指標為術前術後視覺精確度的改變。次要療效指標為術前術後眼內壓改變、內皮細胞計數、術後眼內壓升高勝算比、黃斑部水腫勝算比。

 

統合後發現,術前術後視覺精確度、術前術後眼內壓升高勝算比,都沒有差異。但放在虹膜前的組別,有較少的眼壓降低與較多的黃斑部水腫。

 

作者總結,虹膜爪式人工水晶體,放在虹膜前或虹膜後,其視覺精確度預後差不多,但在降眼壓以及黃斑部水腫部分,虹膜後的表現似乎好一點。未來或許可以設計更多的隨機對照研究,來確認統合分析所發現的方向。

 

臨床上遇到決策問題,搜尋文獻如果沒有確定結果的話,把找到的資料統合起來試試看,或許就能找到寫作的題材!

 

 

恭喜梁醫師!

 

閱讀更多 »

01_SR_LuanCW_02
2021 / 9 / 2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營養狀態作為頭頸部癌症之預後預測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01_SR_LuanCW_02

 

 

文章介紹

 

在頭頸部癌症的患者,治療前的營養指標,究竟有沒有預測患者預後的能力,目前並無定論。欒醫師與其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經收入 14 篇文獻,共 7815 位患者的資料,統合後發現,較差的治療前營養指標,與較差的頭頸部癌症預後有關,包括 overall survival、progression-free survival、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isease-free survival、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等都會比較差。進一步使用次族群分析,也發現較差的營養指標所預測的較差預後,是不受癌症部位、研究患者數、營養指標切分點、分析方式、治療方式影響的。

 

作者總結認為,營養指標具有頭頸部癌症預後的預測性,可做為臨床醫師在決定治療與和患者溝通時的重要參考。

 

 

恭喜欒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88
2021 / 8 / 27

學校沒有類似的學習資源,很開心能有新思惟工作坊。

 

作者:慈濟大學 醫學系 林韋儒 同學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88

 

 

第一次報名新思惟國際的課程,上課前有很多擔憂,這個主題有辦法在經過一天的學習後,就能快速理解嗎?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學會利用不曾用過的軟體程式做出圖表嗎?

 

經過一天的密集學習和實際操作,事實證明,可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