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曾秉濤

meta-analysis_20200920_0325
2021 / 9 / 14

正攻法不行,你可以考慮側攻法!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褪黑素對陣發性偏頭痛治療效益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920_0325

 

 

過去的臨床研究與統合分析

 

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個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內分泌因子,不過目前大家對它的認知,主要集中於(或稱:侷限於)對「生理時鐘」的調節能力,因此有一些民眾會自行去買褪黑激素治療失眠(附註:在這邊要提醒一般民眾,目前市面上萃取的褪黑激素,都沒有經過台灣的 FDA 認證,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必須密切注意,自行負擔風險),如果褪黑激素沒有正確的使用,反而會造成失眠的問題,更加睡不好。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920_0321
2021 / 9 / 14

特殊的分組,特殊的結論,特殊的結果。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褪黑素對陣發性偏頭痛治療效益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920_0321

 

 

世界不只有一個面向,換個角度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就像我在另外一篇心得中提到的,過去針對褪黑激素(melatonin)進行的臨床研究和統合分析,都忽略了褪黑激素的(1)劑量;(2)使用時機;(3)光照療法搭配與否,最後的研究結果往往莫衷一是,這也是為何褪黑激素的研究不太好做的原因。

 

褪黑激素隨著使用時間的不同,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舉例來說:睡前使用褪黑激素並搭配睡醒時的光照療法,可以讓睡眠周期提前;相反的,睡醒時使用褪黑激素並且搭配睡前的光照療法,卻是可以讓睡眠周期往後延遲。而前述的生理時鐘調整過程,若沒有搭配光照療法,最後的效果又會有所不同。

 

因此褪黑激素的研究往往「研究組」和「對照組」都會有很多組,就是因為它的特性實在太複雜,不像一般的藥物,只需要分成「有吃實驗藥物」和「沒有吃實驗藥物」這兩組就可以了。

 

閱讀更多 »

01_CO_WuMK_08_TsengPT_61
2021 / 9 / 7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降低大腸癌術前術後輸血量方法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Current Oncology 刊登!

 

 

01_CO_WuMK_08_TsengPT_61

 

 

文章介紹

 

大腸癌手術前以及手術後,如果因為失血較多,需要大量輸血的話,其預後較差。到底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輸血量呢?過去有很多的研究,使用不同的技術,但到底該用哪一種紅血球生成素,該用高劑量還是低劑量,如果用鐵劑的話,該用靜脈注射的還是用口服的,這些目前都沒有確定的結果,曾醫師預計針對這個議題,做網路統合分析。

 

經過統合 7 篇文章共 688 人後,發現高劑量的人類重組紅血球生成素,加上口服鐵劑,對於降低大腸癌手術前後的輸血量,效果最好。

 

這種臨床上的抉擇,過去都靠著醫師對原理的理解,加上個人經驗的累積,但如果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除了查閱文獻,還順道做個統合,除了對自己的臨床照護有幫助,也能增加論文發表量!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88
2021 / 8 / 27

學校沒有類似的學習資源,很開心能有新思惟工作坊。

 

作者:慈濟大學 醫學系 林韋儒 同學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88

 

 

第一次報名新思惟國際的課程,上課前有很多擔憂,這個主題有辦法在經過一天的學習後,就能快速理解嗎?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學會利用不曾用過的軟體程式做出圖表嗎?

 

經過一天的密集學習和實際操作,事實證明,可以!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19
2021 / 8 / 27

讓新手知道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又要如何解決。

 

作者:台大醫院 北護分院 復健科 劉晃均 物理治療師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19

 

 

菜鳥土博士研究資源短缺

 

進修博士班的同時要兼顧臨床工作、實驗室、學校課業和三寶家庭,蠟燭整枝燒的情況,終於在七月底時有了轉機,論文發表和口試通過,接著辦理離校手續和畢業證書的領取,原本期待著學位取得後能有較輕鬆的生活,但卻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有如又跳入另一個火坑

 

接著要面對畢業即失業 的狀況是菜鳥土博士研究資源短缺、沒有學術聲望、好職位難尋,如果要有好的出路和職位就要持續論文的產出,想辦法增加自己 CV 上的戰果,讓別人能瞧得上眼。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起了認識的長官,他在博士學位取得後,能在相同的困境中突破,並且以月刊等級的速度發表論文,部分使用的方式就是 meta-analysis,好生佩服。

 

得知 meta-analysis 是可以在研究資源短缺的情形下靠自己成功產出論文,也久聞新思惟國際的大名,並知道新思惟教師群實力堅強,之前也已追蹤粉專和網頁一段時間,自己也知道有好老師和前輩的指導,學習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在看到新思惟國際 meta-analysis 的課程時,就馬上報名參加上課。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741
2021 / 8 / 27

幸好參加了這次工作坊,疑惑都被解開了。

 

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嘉軒 博士後研究

 

 

meta-analysis_20210822_0741

 

 

我一直很想參加新思惟所舉辦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因為統合分析的論文越來越多,每次看到這類論文時,都滿腦的困惑,究竟作者如何進行這些分析?如何篩選適合的文獻?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漏斗圖的意義為何?這究竟是如何畫出來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