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蔡依橙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2025 / 2 / 21

做質性研究所缺少的力量,由統合分析來補齊。

 

作者:僑光科大 餐管系 劉興倫 講師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身為餐飲管理系的教師,同時也是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我一直深知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特別是當要發表在 SSCI 等級的期刊時,研究方法的選擇更是決定論文成敗的關鍵。過去,我主要依賴質性研究與傳統統計方法,雖然能夠產出一定的成果,但總覺得還少了點那種讓數據說話、讓研究更具說服力的力量。

 

於是當我得知新思惟將在台中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時》,我便立刻報名,希望能夠透過這場學習,強化我的寫作與統計能力,並應用於餐飲管理領域的研究中。

 

 

從困惑到頓悟的旅程

 

工作坊的課程安排可說是節奏明快、內容紮實,從理論到實作,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有感到「原來如此!」的瞬間。

 

上午的課程從研究選題、文獻整理到論文撰寫架構,逐步建立起統合分析的基礎。蔡依橙醫師的一句:「圖表的順序就像講故事,像出牌一樣,要有規劃!」讓我瞬間醍醐灌頂。以前總覺得數據分析就是把數據擺出來,沒想到原來還要講究邏輯性與敘事性,才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甚至被說服。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PCCh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1114
2025 / 2 / 21

人資管理、勞動相關,在我的專業領域展開統合分析之旅!

 

作者:科技業 人力資源部 陳邦誠

 

 

00_innovarad_PCCh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1114

 

 

 

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就像是一場學術盛宴。身為一個專注於勞工關係研究的學者,我對這次課程充滿期待。畢竟,統合分析這種能夠系統性整理與分析既有研究成果的方法,對我的研究極具價值,我知道,這將會是一場相當燒腦的學習之旅。

 

 

進入園區前提供了明確的地圖,告訴我們怎麼走。

 

課程一開始,蔡依橙校長和張凱閔醫師用清晰的邏輯架構,帶領我們進入統合分析的世界。老師說明了關於統合分析的價值,不只是簡單的數據彙整,而是一種能提升推論可靠性、發掘隱藏趨勢的強大工具,果真能有機會解決我在研究時經常面臨的困境。

 

接著,課程深入探討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的關鍵步驟,從搜尋資料庫、設定納入與排除標準,到數據提取等。到了實際操作 CMA 軟體的階段,透過手冊的指引,將統合分析從書本上的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LK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184
2025 / 2 / 21

新思惟一向擅長將複雜概念轉換為好理解的學習架構!

 

作者:電子業 林蘭桂 護理師

 

 

00_innovarad_LK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184

 

 

這次參加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真的是全程令人振奮的學習旅程。這一天,不只打開了我對統合分析研究的大門,更讓我對論文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上課地點就在台中高鐵站旁,交通相當便利,讓大家能夠輕鬆抵達,不必為了趕課而舟車勞頓。

 

上課前我還有點忐忑,畢竟統合分析對我來說還是個陌生的領域。然而新思惟的課程設計非常貼心,完全考慮到初學者的需求,從課前問答開始,講師會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心中的諸多疑惑從此時開始逐漸得到解惑,也讓我們能夠帶著明確的目標進入課程。

 

 

推開統合分析的大門,看見清晰的架構。

 

課程內容涵蓋了統合分析的全過程,從選題、文獻搜索、數據提取到統計分析、圖表製作,再到論文寫作和投稿,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講解和實踐。當我理解課程設計的這些內容時,心中忍不住感嘆這也太全面了吧!

 

新思惟確實很擅長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內容,工作坊的講師陣容相當強大,張凱閔醫師和蔡依橙醫師都是統合分析領域的專家,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經驗,並針對初學者可能遇到的困難提供了寶貴建議,讓我感覺自己也能做到。

 

閱讀更多 »

00_OfficeHour126_photo
2025 / 2 / 11

問:「做研究、寫論文」有除了生存以外的意義嗎?

 

 

 

00_OfficeHour126_圖片

 

 

答:(蔡依橙)

 

我能理解,多數的同學開始接觸研究跟論文,是因為有「生存」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要準備應徵、考專科或者升主治醫師。又或者決定在體系內奮鬥,於是必須達到要求的篇數跟分數,持續升等、取得計畫以營運團隊等。

 

如果今天撇除這些外在的要求,「做研究、寫論文」本身到底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呢?

 

有的,而且這個意義很強大,同時也是為什麼整個體系一開始會去要求大家要有論文的原因。

 

 

醫學是一種應用科學,所以……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HYHu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286
2024 / 12 / 27

新思惟為了證明可行性寫出論文,將投稿過程拆解成發表攻略!

 

作者:中國附醫 心臟科 黃信鎰 醫師

 

 

00_FB_innovarad_HYHu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286

 

 

這次參加蔡依橙老師與張凱閔老師主講的課程,主題環繞在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應用與實務操作,上完課後的心得是,除了課程本身,課程的編排與講解題目的分類都非常用心,以及課堂中的實際演練。

 

老師們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剖析了統合分析的基本概念與邏輯結構,並強調其在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價值。例如,如何透過統合分析來檢視某一治療方法的效果、比較不同療法的差異性,或探索潛在的異質性來源等,這些內容讓我對統合分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論是在閱讀統合分析的文章,或是統合分析的題目發想也能更不陌生。

 

 

用範例論文來示範,將可行性一一展示。

 

關於尋找主題的策略,在研究的起步階段,選擇合適的題目往往是關鍵的一步。張凱閔老師分享了數個篩選題目的技巧,尤其強調題目需具備研究價值與可行性,如何有效率的決定,透過老師們的舉例便能理解。找到合適的主題及用一篇既存論文去做反向工程,發展出自己的新題目,對新手而言都是非常實用的技巧。

 

我想沒有經驗的時候,像無頭蒼蠅不知從何下手,沒有張醫師這樣一步一步分析,且示範的論文是跨到不同領域的,更貼近統合分析初學者的設定來模擬大家如何了解新題目,讓課程的應用充滿可行性。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241201_0157
2024 / 12 / 5

2024 / 12 / 1(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41201_0157

 

 

學到很多,覺得對研究更有方向,尤其是比較難入門的 MA,希望也可以快快生產出來!

 

Meta-analysis 具有免收案、不用 IRB 等優勢,但其獨特的方法和步驟仍常讓初學者感到疑惑。為了協助學員獲得成功發表的第一次經驗,新思惟講師親身模擬進入新領域的過程,撰寫兩篇論文,並將整趟發表的實際過程,系統化整理成教學內容。

 

每次上課都有滿滿的能量,又多學一個研究方法,在期刊之路最強後盾,感謝新思惟團隊!

 

新思惟的課程一向以實作導向、簡單明瞭的教學方式,協助研究新手順利踏出統合分析之路。透過高效的課程內容與互動實作,即使是完全沒有經驗的初學者,也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統合分析的關鍵技能,為職涯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課程充實,一整天教我們從論文主題(構想)到實際上手,每個單元都有很多收穫。

 

而一整天的課程,不僅傳授論文寫作、文獻評讀、製圖、投稿與回覆審閱意見等技巧,更強調動手實作、操作 CMA 軟體,親自繪製期刊等級圖表。讓每位學員,在課後都能「有系統地找到新題目、連續發表」!

 

學會 CMA 軟體的使用和圖表製作。

 

這幾年,課後成功發表的醫學生中醫師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越來越多了!除了課程本身的用心規劃,新思惟更打造了論述基礎,課後仍能透過線上 Office Hour 獲得支援,解決投稿與 reviewer 周旋等實際疑難。在長遠的學術路上,協助各位培養出可複製的成功發表模式,讓研究之路行之更快、更久,讓統合不再是難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