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李修銘 同學
非常感謝新思惟團隊讓我有機會參與精彩的 meta-analysis 課程。這段學習經驗讓我深入了解 meta-analysis 的相關知識和實際技巧,獲益良多。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李修銘 同學
非常感謝新思惟團隊讓我有機會參與精彩的 meta-analysis 課程。這段學習經驗讓我深入了解 meta-analysis 的相關知識和實際技巧,獲益良多。
作者:中國醫 醫學系 劉得誼 同學
我是一位實習醫學生,還尚未成為一位 PGY。近些年來 PGY 內捲文化越來越嚴重。許多熱門科,光是有成績與臨床表現還不夠,現在是人手一篇 paper 的時代,現在想要 apply 熱門科還需要有學術表現作為入場券,才不會面試時就敗在起跑線。有人說這樣根本本末倒置,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就是如此。
近些年來這樣的內捲文化也漸漸下放至醫學生的市場,想要申請熱門科就必須提早做好準備,這可以說是一場無法避免軍備競賽,而我也是其中一員。
然而,作為醫學生,沒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臨床經驗,也沒有像那些研究生、博士的研究經驗。對於一位醫學生小白來說,我十分苦於找不到臨床題材、不會寫 IRB,很希望能在 apply 前有數篇 paper 的經歷。
問:校長好,我自己問了一下學長姐,發現 PGY 就算立志想要在應徵之前生出論文,最後失敗的比例其實不低,而且原因五花八門,當然有人成功,也有人不只成功發表,甚至還連發。請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到底 PGY 寫論文,困難在哪裡?
答:(蔡依橙)
這件事情是個多重因素,如果能夠把每一項因素都處理好,應該是蠻有機會發表的。
以下的分析,是來自於許多醫學生或 PGY 時期就來上課的校友,以及詢問我們許多合作的老師,指導過數百名學生,所整理出來的結論。
作者:台灣大學 醫學系 曾治蓁 同學
參加了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我對於資料分析和呈現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工作坊教導了如何快速找到適合的主題。講師們一再強調主題的重要性,因為一個好的主題,內容也很有故事的話,就能夠引起審閱者的興趣。提供有價值的資訊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是最重要,也是具有挑戰的部分。
作者:中國醫 醫學五 周奕伶 實習醫學生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新思惟所提供的 meta-analysis 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 meta-analysis 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
在上課之前,我對 meta-analysis 只有些模糊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它的定義和作用。
在實作的過程中,透過與老師們的討論,我更清楚了解 meta-analysis 將多個獨立的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背後的邏輯,從而得到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研究結論。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單個研究結果的局限性和偏差性,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主題式的講座詳細拆解了 meta-analysis 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在進行 meta-analysis 之前,需要先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收集研究文獻、選擇符合條件的研究、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等步驟。其中,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是關鍵步驟,需要遵循嚴格的方法和標準,並注意統計分析的效應大小、信賴區間和異質性等指標。
然後,對 meta-analysis 的結果進行評價和解釋,並對結論的可靠性和應用價值進行討論。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王維祥 同學
我本身還沒有發過 paper,這次主要來的目的也是為了學習更多發論文的方式。
近年來統合分析是一個學術上的主流,證據等級力也是最高的,同時在發表前不需要經過人體臨床試驗委員會的審查,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基本上能多久產生一篇完整論文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上,於是在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後,我毅然決然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