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OA 期刊

OfficeHour_156
2025 / 9 / 25

開十年以上的課程,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

 

 

 

OfficeHour_156

 

 

問:請問校長,你好幾個課程,公開開課都超過 10 年了,請問你是怎麼管理課程更新的?我的意思是,你會固定什麼時間就要更新內容嗎?還是根據時代調整?像是最近 AI 的改變就很快,過去也有 OA 期刊浪潮的出現,你都怎麼管理這些改變?

 

答:(蔡依橙)

 

的確,我們是經常在做大小改款的。最近則是多為持續的小改款。

 

主要的原因就如你說,世界一直在變,我們希望來到課堂上的初學者所聽到的,是「今天」「這個時候」一個初學者該聽到,而且聽到之後能起步的內容。

 

 

OA 浪潮到 AI 衝擊

 

OA 浪潮出現後,我們一直在持續評估其影響,早期看我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之後我也親自去擔任 OA 期刊的審閱者,感受一下幾家不同出版社的經營效率跟決策模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跟同學說,究竟現在的學術狀況變成如何。

 

各醫院對期刊的策略,我們也通過校友的升等經驗跟持續回饋得知。

 

至於 AI 這波浪潮,也是一樣,一開始我們就是積極使用,而且嘗試挑戰一些學術上使用的可能性,才知道哪些功能依然是胡扯,哪些功能竟然已經變成比較可信。

 

 

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且持續進化。

 

我們會在每次開課前,看看課程的內容,覺得老舊的就拿掉,然後換上對初學者更有用的內容。

 

在遇到有意思的改變時,也是第一時間就去思考,該怎麼融入我們的課程中。

 

有必要的話,就整堂課換掉,如果換掉的堂數較多,就乾脆做全課程大改款。

 

這跟臨床工作一樣,我們吸收新知,有了新的想法,知道怎麼做會對患者最好,明天門診或明天的手術就能應用上,以前的患者回診時,也會逐漸用上新的治療。

 

在課程這邊,就是 Office Hour 作為聯繫,如果同學有來問學術或個人品牌或各種領域的問題,我們都會用現在的想法,用最新的回答方式,來回覆。

 

會這樣積極改款,而且每一梯次的新同學都覺得學到很多,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思考事情。

 

 

提供當下最有幫助的內容

 

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到,但你實際來課堂都能感受到。

 

提供對「學習者」最有幫助的內容。我們就是根據這個在持續調整的。

 

 

最新活動

 

 

00_QA131_photo
2025 / 3 / 21

問:審閱意見怎麼看?帶你親自讀一段

 

 

 

00_QA131_photo

 

 

答:(蔡依橙)這是 Office Hour 時,同學問我的,內容稍做調整顧及隱私。

 

他自己試著找了一個題目,做了病歷調閱與統計,投稿後被 reject,問我接下來該怎麼辦?要不要照審閱者的意見修改後,再投同一本期刊?

 

「The authors conclusions are noteworthy, but low study numbers prevents the potential for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and while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is an elegant way of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risk factors, it does little to meaningfully influence our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se lesions.」

 

我們先請 ChatGPT 翻譯成中文,大家比較好理解。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2025 / 2 / 21

新手想學 meta-analysis,推薦來新思惟!

 

作者:莊宇龍耳鼻喉科診所 岩士傑 醫師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 meta-analysis 的新手來說,這堂課就像是一場高效的「研究入門加速器」,讓我從零基礎快速掌握了核心概念、實作流程以及投稿策略。短短一天的課程,提供了紮實且豐富的內容,讓我對這個研究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用這項技術。

 

 

影響寫作效率與論文品質的關鍵因子

 

課程一開始,老師便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並提供挑選的關鍵原則,例如研究領域要夠熱門,最好是關於介入或預後的研究,並且適合的文獻數量應該在 5 到 10 篇之間,這樣的研究才比較有發表價值。

 

此外,老師也分享了高影響因子期刊的投稿策略,也提到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的研究較容易被接受,而如果結果不顯著,則可能考慮往 OA 期刊來投。這對新手來說是一個很實際的提醒,因為研究不只是數據分析,更要考慮投稿的可行性與發表機會。

 

閱讀更多 »

2024 / 4 / 10

問:投稿 Frontiers 期刊的小秘訣!

 

 

 

 

答:(蔡依橙)

 

Frontiers 期刊審稿後,並不是所有審閱意見回來並且由編輯彙整之後,才一次讓你看,他是每一個審閱者審好之後,作者就能夠陸續在系統裡看見審閱意見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第一個回來的意見對你還蠻友善,表示你得到 revision 的機會大增,就可以開始著手先思考回應策略、寫回覆草稿,看到第二位或甚至第三位審閱者的意見回來後,也做一樣的準備。這樣當編輯做了最後決定讓你修改時,就能很快速的完成 revision,並 resubmit 回編輯部。

 

 

最新活動

 

 

QA_41
2022 / 11 / 22

問:最近幾家頂尖大學跟醫院,蠻看輕 OA 期刊,校長認為這個風氣會擴散到全臺灣嗎?

 

 

QA_41

 

 

答:(蔡依橙)

 

我認為不會。

 

這幾家帶頭的頂尖大學跟醫院,他們的研究量能真的不錯,也有非常多的年輕人表現很好,很多升副教授的論文分數表現,甚至超過現場的教授級評審委員。

 

說真的,臺灣是一代超過一代。

 

閱讀更多 »

QA_40_1
2022 / 11 / 22

問:校長,有人指名批評,說你都只叫人投稿 OA,為發表而發表,根本不是在教人做學問。你怎麼看?

 

 

QA_40_1

 

 

答:(蔡依橙)

 

我想這位老師並不清楚我們上課的內容,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用與事實有出入的言語來評論,或許他有自己的脈絡跟動機,但我並不清楚。

 

關於 OA,同學可能有興趣,我補充幾點。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