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_20220212_0999
2022 / 2 / 18

克服資歷淺、病人少的限制,一個人就能做研究。

 

作者:高雄榮民總醫院 神經外科 鄭宇文

 

 

Meta-analysis_20220212_0999

 

 

再次來新思惟,不同的課程,也有不同的收穫跟體悟。雖然上過一些關於統合分析的課程,真要執行起來還是有點卻步,所以帶著滿腹的疑問來跟前輩們請教。

 

 

不用 IRB,搜尋資料庫,就能做研究。

 

一開始就被發表海量的講師背景所震驚,原來要執行統合分析真的不是那麼難。

 

既不用 IRB,也不用繁瑣的審核,只需要一台電腦連上網路,把自己全神貫注在文獻搜尋上,利用自己的專業來尋求想要解答的問題,這比起需要在實驗室做相關的研究而言,相對門檻是低了很多。

 

身為醫學中心的外科醫師,雖然主要的戰場還是在刀房,但是相對資歷較淺,病人也沒那麼多的情況下,多餘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做研究等提昇自我能量的事。論文的寫作跟發表就變得相當重要,但是素材要從哪來,便是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

 

除了研究所的實驗外,如果要借助大量閱讀文獻來增加能見度的話,不如將之以整合,匯集各家之言,有如一本《呂氏春秋》,讓這領域的專家可以更快速得到想要的資訊。

 

 

新手會踩的誤區,講師們都知道!

 

不得不說,上課過程非常享受,聽發表豐富的講師們分享心路歷程是一大收穫。

 

張醫師分享自己的統合分析來龍去脈;曾醫師有條不紊分享自己寫作的訣竅;蔡校長則不斷提醒注意圖表的細節跟避免踩到地雷。除了學統合分析之外,也可以學到如何演說,讓學員不會在過程中覺得索然無味而昏昏欲睡。

 

每一堂課,時間控制得非常恰當,課程三十分鐘加上提問十分鐘,相當適合學習的分配,因為要跟得上講師的速度外,也得了解每張投影片所帶出來的重點。其實都是每個新手可能會踩到的誤區。

 

 

跑出 SCI 等級的圖表,加速論文生產力。

 

除了講師們在短時間內提綱挈領把重點逐一描述外,中間的實作課程才是收穫最多的。不但可以了解 CMA 軟體的好用之外,依據講師的範例論文逐一操作,最後也可以做出 SCI 等級的圖片和表格,實在不虛此行。

 

國內常使用的統合分析軟體,雖有使用手冊介紹,仍不易執行,亦少有較簡化的使用方法,也因為 CMA 好上手,對森林圖(Forest Plot)等也比較有概念,有效簡化繁複的整合、分析工作,提升研究者的生產力。

 

當然上完課後,需要不斷練習每個步驟,一回生,二回熟。確實了解每一個步驟背後的意義,這也是講師上課所強調的「不要跳步驟去執行」,做學問不也是應該秉持這樣的態度嗎?

 

最後謝謝辛苦的蔡校長、講師們跟幕後的工作團隊。剛好兩位講師跟自己的專業領域有些相似,私下詢問問題也都不吝給予指教跟交換心得。

 

一回到家便是把上課的筆記跟拍攝的照片,趁記憶猶新的時候統整起來,仔細回想每個細節。既然有了如此含金量高的課程加持,當然希望能盡快有統合分析的論文產出。

 

 

Meta-analysis_20220212_1056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