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梯次的同學們,發問踴躍,且學習動機頗強,是很清楚自己來學什麼,以及要完成什麼,很有方向感的初學者們。互動實作時間的速度也不錯,都能在時間內做到最後的表格。上傳的作品,優秀的相當多。
以下我們先看看,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然後看看最終脫穎而出的得獎者作品!
這個梯次的同學們,發問踴躍,且學習動機頗強,是很清楚自己來學什麼,以及要完成什麼,很有方向感的初學者們。互動實作時間的速度也不錯,都能在時間內做到最後的表格。上傳的作品,優秀的相當多。
以下我們先看看,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然後看看最終脫穎而出的得獎者作品!
作者:慈濟大學 醫學系 李宜融 同學
對於剛涉足醫學研究的醫學生來說,我們既沒有團隊,也沒有經費,更沒有研究設備與資源,甚至連發掘臨床問題的敏銳度也都還相當不足,這樣的窘境,說真的,要成功完成一篇單純的 case report 就相當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一篇 original article。
所幸近年來,meta-analysis 文體越來越蓬勃發展,meta-analysis 不需要一整天泡在 lab,也不需要臨床收案與 IRB 審核,只要有一台筆電,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獨自進行,再者,這種文體在多數期刊也都願意被作為 original article 刊登,這樣的文章,正適合無助且孤立無援的我們。
作者:基隆長庚 精神科 陳建鴻 醫師
身邊不少上過新思惟工作坊的朋友,許多都大推新思惟課程,不管是簡報課程、論文寫作、部落格與個人品牌。一直以來都想說,meta-analysis 這麼難的內容,應該是我最無緣的課程,但卻在開始要進行臨床研究,蒐集文獻的過程中想到,這些文獻是不是能寫成一篇 meta-analysis?
可能現在 Facebook 進步到不只監聽,還可以讀腦波,所以不斷跳出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的廣告,以及學員的上課回饋,讓我不禁好奇,上了一天課真的能就知道怎麼寫嗎?就在猶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已經錯過了三次報名機會,有一天腦筋不知道是接錯還是接對了,便心一狠按下報名鍵、下標 Windows 電腦、刷卡付錢,一氣呵成。
作者:嘉義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 泌尿科 黃品叡 醫師
醫療評鑑的條文每年推陳出新,不只對於醫學中心,非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也開始因著評鑑條文和升等壓力,對於醫院醫師的論文產出逐年重視,甚至在許多專科的考試陳文中,也註明住院醫師期間發表論文,可作為筆試 / 口試加分之用,對於亟需通過專科考核的住院醫師而言,是件勢在必得的事情。
作者:高雄榮民總醫院 外科部 黃士峯 醫師
現在回頭想起來,關於臨床研究該注意些什麼、該怎麼具體起頭,7 年的醫學教育裡,這一塊還真的完全是一片純粹的空白。
從實習醫師的時期算起來,journal reading 的簡報做了也有幾十次,從來沒有一次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該怎麼規劃、設計、著手去寫一個研究。
當上住院醫師以後,寫 paper 的壓力越來越大,但科內師長的時間也有限,沒辦法回答自己從零開始摸索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在正覺得徬徨無助,完全沒有概念該從哪裡開始起頭的時候,我在同學的推薦下報名了新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