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佑鎮診所 葉時孟 院長

純粹求知的慾望
這是第四個參加的新思惟工作坊,之前參加的《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動機都是希望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對病患腎友有更寬廣的管道可以衞教。
但是一個診所的醫師,沒有論文發表的壓力和需求,沒事幹麼去佔一個名額 參加統合分析的工作坊?
因為之前對統合分析類的文獻有點好奇,它是統整多個現今研究而得出某種治療或處置是否有效,是最高等級的證據,寫的人一定都是要教授或大師嗎?要受雜誌邀稿才能寫嗎?

作者:佑鎮診所 葉時孟 院長

這是第四個參加的新思惟工作坊,之前參加的《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動機都是希望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對病患腎友有更寬廣的管道可以衞教。
但是一個診所的醫師,沒有論文發表的壓力和需求,沒事幹麼去佔一個名額 參加統合分析的工作坊?
因為之前對統合分析類的文獻有點好奇,它是統整多個現今研究而得出某種治療或處置是否有效,是最高等級的證據,寫的人一定都是要教授或大師嗎?要受雜誌邀稿才能寫嗎?

作者:馬偕醫院 神經外科 林新曜 醫師

先說結論,還好當初課程一公布,晨會結束,還沒查房就先報名下去,不然一定沒機會參加到這堂無限超值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先提醒大家,下次課程一公布,不要猶豫,機會是不等人滴~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

剛好最近在本院很厲害的老師指導下,有先學過統合分析這類型的文章,軟體也是使用上課教過的 CMA,所以僥倖可以得獎。因為對這個軟體其實很熟,畢竟自己雖然是統合新手、但卻是軟體老手(先感謝蔡校長還是願意把獎頒給我,讓我沒給老師丟臉,因為他知道我有來上這堂課)。
(橙編按:智維得獎不只是軟體本身,其完整度跟細膩度都很不錯。請見得獎作品評論。)


作者:匿名

所有對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meta-analysis 的證據強度是位於金字塔頂端。但相對一般的 RCT 或甚至是 cohort study 來說,meta-analysis 由於不用自己辛苦的收病人,甚至還可跳過討厭的 IRB 似乎看似更容易入門?殊不知這 meta-analysis 也算是 original study 的一種,而且其中的學問還可真不少。
此課程延續新思惟其他小班課程一貫的規劃,從一個主題的各個層面切入,並邀請這方面最有經驗的講師授課。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曾醫師對於論文架構解說的那一堂課,曾醫師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將寫作此類論文的結構大綱,及各段需注意的事項清楚的點出來,其中對於過來人的角色,點出大家常卡關的一些小地方,讓人在笑鬧聲中功力大增一甲子。在曾醫師的第二堂課以論文發表的角度,與大家分析在資料蒐尋上的不同策略,也讓人耳目一新。
閱讀更多 »


新思惟 2017 年全新推出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第一梯次在開放報名 5 小時內,瞬間額滿,課程也在本週末順利落幕。
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理論和實務,與常見的臨床研究全然不同,對於講師與團隊都是嚴峻的挑戰。很榮幸的,本次課程滿意度,雖仍有部分內容需進一步調整改進,但也有單堂課程獲得 4.97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5 年 11 月 30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台中高鐵站旁

醫療 / 非醫療都適合 / 不需要寫程式 / 台中高鐵班
AI 時代的統合分析,讓你研究速度倍增!
在 AI 時代,研究的速度與品質都在重新被定義。你還在苦惱怎麼找題目?還在統計製圖上耗費大量時間?還在被 reviewer 的回覆拖得進度停滯?現在,就是你加速研究生涯的最佳機會。
《統合分析工作坊》專為研究新手與臨床工作者打造,帶你用一天時間,完成一個統合分析的完整流程,避開冤枉路,直奔發表。
在 AI 時代,統合分析的門檻已大幅降低!《統合分析工作坊》帶你結合臨床經驗與 AI 工具,快速判斷題目「可行性」,並用 PubMed 與各領域資料庫找到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不論你來自醫療、教育、心理、管理、運動科學,還是其他非醫療背景,只要研究題目中有「介入與結果」,就能用統合分析完成高品質論文。
課程中,講師將逐步示範文獻評讀與量表應用,並示範 AI 如何加速整理、減少盲點,幫助初學者更快上手。
最受期待的互動實作環節,你將能在課堂中,親手完成森林圖、漏斗圖等核心統計圖表,從 0 到 1 體驗「當天就能跑出投稿水準圖表」的成就感。
課程同時提醒新手常見錯誤,包含圖表格式不符、統計錯誤使用、收錄文獻不當,或在回覆審閱意見時踩到地雷,這些都是新手被退稿的常見問題。透過實務技巧,你將學會如何把 revision 變成通過的關鍵。無論是自己找題目還是團隊合作,這堂課都能提供最務實的建議,幫助你用最短時間踏上發表之路。
如果你是剛起步的研究者,還在煩惱如何突破學術困境,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正是為你量身打造!
這堂課的設計核心,就是「讓你帶著成果回家」。課後,你會具備這些技能:
📚 一個清晰可行的題目選定方法
🔎 文獻搜尋與評讀的上手技巧
📊 一整套親手完成的統合分析圖表
💻 一條從題目到投稿的研究捷徑
🧑 線上 Office Hour 解決實際操作中的所有疑惑
我們深知,每位醫師、研究者、學生的時間都極為有限,因此《統合分析工作坊》只保留最必要的知識與技巧,讓你花一天,省下無數摸索與失敗的夜晚。
Meta-analysis 不僅快速提升你的學術產能,更能幫你踏進 SCI 大門!這個時代,你還不知道統合分析怎麼寫嗎?快來吧!一起用 meta-analysis,打破學術界的遊戲規則!
過往參與這門課程的校友,不僅成功發表了論文,還有不少人在短時間內進入論文量產的階段。無論是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還是非醫學領域的學者,都能夠從中獲益。
《統合分析工作坊》,讓學術研究變得更簡單易行。對於那些缺乏資源但急需成績的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條快速通關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