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曾秉濤

Meta-analysis_20180526_0455
2019 / 3 / 7

充滿希望、令人振奮的一篇文章!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孟倉醫師、曾秉濤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協助戒菸藥物與體重增加關聯的統合分析,獲 Obesity Reviews 刊登!

 

 

Meta-analysis_20180526_0455

 

 

這篇「戒菸藥物與體重變化相關性」的統合分析能順利刊登出來,其實是最令我開心的一篇文章。

 

 

替臨床治療指引帶來新方向

 

這篇文章如果單純以分數(impact factor)來看,並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比我們團隊同一時間被接受的另外一篇分數還低(詳見「臨床困境,串起全世界的專家一起研究。」與「臨床上的困境就是研究的契機」這兩篇心得),但以臨床角度來說,這篇文章的臨床意義,其實不亞於前述那篇文章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70311_0463
2019 / 3 / 7

臨床上的困境就是研究的契機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易澄醫師、曾秉濤醫師參與團隊關於藥物治療與預防譫妄的統合分析,獲 JAMA Psychiatry 刊登!

 

 

meta-analysis_20170311_0463

 

 

這篇譫妄症(delirium)治療的網路統合分析,是我們團隊值得紀念與慶祝的一篇文章,從研究設計到最後文章被接受,經歷過一段非常漫長的心路歷程。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70311_0386
2019 / 3 / 7

臨床困境,串起全世界的專家一起研究。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易澄醫師、曾秉濤醫師參與團隊關於藥物治療與預防譫妄的統合分析,獲 JAMA Psychiatry 刊登!

 

 

meta-analysis_20170311_0386

 

 

譫妄症狀(delirium)是臨床醫師非常頭痛與困擾的一個症狀,每當這個問題出現時,就是給臨床醫師一個重大警訊:病人要開始出狀況啦!

 

然而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卻沒有明確有用的治療方式,可以處理患者,我們往往只能用「證據不充分」處理病人,而且還要附加一句話:這個治療有可能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這種高風險的作法,比踩鋼索還更危險!

 

閱讀更多 »

01_Obesity_Reviews_HsiehMT_TsengPT_40
2019 / 3 / 6

[快訊] 謝孟倉醫師、曾秉濤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協助戒菸藥物與體重增加關聯的統合分析,獲 Obesity Reviews 刊登!

 

 

01_Obesity_Reviews_HsiehMT_TsengPT_40

 

 

文章介紹

 

戒菸是減少與吸菸和二手菸相關疾病與死因的根本方法,戒菸失敗原因除了尼古丁成癮、心理依賴之外,體重增加(weight gain)也是常被提到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了探討使用藥物協助戒菸時,藥物種類與體重增加之間的關聯為何,作者團隊納入了 31 個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進行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JAMA_Psychiatry_WuYC_TsengPT_39
2019 / 3 / 5

[快訊] 吳易澄醫師、曾秉濤醫師參與團隊關於藥物治療與預防譫妄的統合分析,獲 JAMA Psychiatry 刊登!

 

 

01_JAMA_Psychiatry_WuYC_TsengPT_39

 

 

文章介紹

 

譫妄(delirium)是住院老年病患有精神科照會狀況時的常見診斷,這種急性發作症候群的特徵為注意力變差、失去定向感、情緒激動或呆滯,患者時而清醒、時而昏睡,並常伴隨妄想與幻覺。

 

譫妄通常是生理上的異常造成臨床上類似急性精神病的症狀,會增加原本疾病在治療與照護上的困難。處置方針除了非藥物治療與儘速找到生理異常的病因並對症治療,亦有許多研究探討可能的預防與治療藥物。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80826_0177
2019 / 3 / 4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有 eating disorder!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飲食失調的統合分析,獲 Prostaglandins, Leukotrienes & Essential Fatty Acids 刊登!

 

 

Meta-analysis_20180826_0177

 

 

當題目貼近生活,就會有興趣與動力去完成。

 

當初會有這篇研究的誕生,純屬巧合,起因是我苦於自己在深夜裡,夜闌人靜時翻找冰箱的行為,苦思該如何對付這種糟糕(?)的壞習慣,突然想到,那些有飲食疾患(eating disorder)的個案,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的苦惱?

 

同學可能會覺得我前面那段在胡扯,但是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很單純的,這個題目來自於我日常生活的胡思亂想,但正因為它是來自於日常生活,每當我重複類似動作時,這題目就會不斷浮現在我腦中,逼使我盡快完成它!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