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雙和醫院 張尹曦 實習醫師
自己嘗試做,但進度很慢。
追蹤新思惟很久了,一直還沒有下定決心報名,一方面是因為課程一開出來往往一下子就額滿,另一方面則是所費不貲,後來某次聽了上過新思惟課程的人分享:「新思惟的課程很精緻,雖然貴,但很適合沒有時間的人。」
剛好最近在醫院跟老師討論統合分析的研究,做起來沒什麼方向,常常覺得卡卡的,進度不是很快,恰巧碰上有人釋出這門課的機緣,於是我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了。
作者:雙和醫院 張尹曦 實習醫師
追蹤新思惟很久了,一直還沒有下定決心報名,一方面是因為課程一開出來往往一下子就額滿,另一方面則是所費不貲,後來某次聽了上過新思惟課程的人分享:「新思惟的課程很精緻,雖然貴,但很適合沒有時間的人。」
剛好最近在醫院跟老師討論統合分析的研究,做起來沒什麼方向,常常覺得卡卡的,進度不是很快,恰巧碰上有人釋出這門課的機緣,於是我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了。
作者:蔡易臻 醫師
這是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了(釔編按:蔡易臻醫師曾參加過《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在下鄉的時間裡,遠離醫學中心,也沒有什麼資源能用,想完成論文只能想辦法跟以前的老師求資料庫使用。想回到醫學中心,又需要 SCI,當下毅然決然報名 meta-analysis 的課,想最壞的情境就用手上僅有的資源來完成醫學中心的要求。別人能無中生有,為什麼我不能?
這次的課程,比上過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更加專門。過去對於 meta-analysis 的認知僅限於讀人家整理過的 paper,然後從別人整理的論文裡找相關的資料來讀,從沒想過自己能寫 meta-analysis。總覺得 meta-analysis 需要再學很多統計相關的課。
作者:匿名
原本是高教體系醫護類背景的訓練,在當時學校與老師的光環庇蔭下,提計畫、寫文章、做研究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畢業後因緣際會進入科大任教,因技職體系學校的教育目標與特性,學生就業能力才是王道,在主客觀的環境影響下,認分收起繼續做研究的「妄想」,就當一個小小螺絲釘老師,好好訓練學生未來工作的能力,讓學生能在職場競爭中存活。
在過去一段不短的時光中,若教學中發現有助於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專業技能,就自己去在職進修,參加技能檢定,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多年下來也讓我「斜槓」了不少過去不敢想像的領域,但因為當時學生也認分學習,畢業後的發展也如預期,就算是繁重的教學輔導工作,也就甘之如飴了。
作者: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 中醫科 蕭坤元 醫師
統合分析是一個整理資料的技巧,在課堂上學到將搜尋到的研究,彙整成結果,並且可以發表成期刊,為學術研究貢獻一份心力。
一直以來,我對學術研究都抱持著相當大的熱忱,在學校也是積極地在關注相關的議題。畢業之後,頓時發現,要做研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相當的經費支持才能夠成事。
「統合分析」便是一個剛畢業的新手最容易上手的部分,因為不用太多經費就可完成,所以先前抱著一股熱血,買書閱讀,也試著撰寫成海報去投稿研討會,但是總覺得沒人指導之下,到底是否多做了白工,或者是哪裡疏忽了?到頭來只是花了一堆時間,得到一次又一次被退稿的結果。
作者: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藥劑部 吳美慧 藥師
在 FB 上潛水已久,每次看到課程訊息都很想報名參加,心想新思惟的課程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場場額滿,好像是為醫師開的課程。自認為資質欠佳、學習能力不好,根本就不敢跨出這一步。
但看到醫院的醫師們上過課後,都好像鍍過金一樣,變得閃閃發亮,好羨慕喔!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花費巨資來上課。從來沒有在上任何課前有如此巨大的壓力,真的是太害怕聽不懂上課的內容而學不起來。
課前做了許多準備,想辦法對統合分析有一些了解,甚至還先去上了台北榮總開的 SR 課程。對於新思惟的工作坊充滿期待,希望課後,不了解的問題能豁然開朗,更清楚知道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