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ChatGPT 還是目前的文字之王,只是他的幻想真的比較嚴重,而且個性太順從,使命必達,很少會說你是錯的。我通常用來寫內文,在正確的知識框架下,生出我想寫的內容。
Perplexity 雖然基於網頁搜尋,但你如果仔細去檢查過他附的連結,會發現所引用的網頁跟他提出的論點不見得有關。也就是說,他雖然基於網頁,但依然會有 AI 幻想。
作者:蔡依橙
ChatGPT 還是目前的文字之王,只是他的幻想真的比較嚴重,而且個性太順從,使命必達,很少會說你是錯的。我通常用來寫內文,在正確的知識框架下,生出我想寫的內容。
Perplexity 雖然基於網頁搜尋,但你如果仔細去檢查過他附的連結,會發現所引用的網頁跟他提出的論點不見得有關。也就是說,他雖然基於網頁,但依然會有 AI 幻想。
作者:馬偕紀念醫院 陳妍廷 醫師
上完一整天的課很累,卻很開心,因為動手實作、上課時老師很細節的分享每一步寫作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後續的 Office Hour,而消除了上課前的擔心,很期待趕快開始寫第一篇統合分析!
記得決定要報名工作坊的那一刻,我在葡萄牙度假,還打了電話給我媽,跟她說我要報名一堂四萬元的課,雖然已經工作快兩年,但還是第一次花這麼大一筆錢上課,後來想想花錢出國都可以,那學習研究更應該要好好投資。
其實大學時也上過其他統合分析課程,當時用的是 RevMan,可能課程花了比較多時間說明理論,操作時間很緊湊、助教人數也不多,所以常常一步卡住以後,後面就聽不懂了。雖然也學到一些概念,但因為沒有辦法實際產出圖表,課後也沒有進一步的延伸或實作。
作者:台中慈濟醫院 中醫部 梁雅淳 醫師
「簡潔扼要,精闢入裡」,是我對《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總結!
作為一名初學者,這次課程讓我逐步理解 Meta-Analysis 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與應用價值,經歷了一天充滿挑戰,但收穫豐富的學習旅程。我把所有學習過程的體驗、挑戰與收穫,統整在這心得中。
過去,我總覺得統合分析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研究方法,甚至比 RCT 研究更難掌握。但經過《統合分析工作坊》的洗禮,我理解到,「系統性思維」統合分析的核心。
感謝蔡校長與張醫師的細心指導,兩位老師站在初學者的角度,帶領我們從無到有,透過課堂的系統性的講解,再到中午兩個多小時扎實的 CMA 實作,確保我們能真正掌握統合分析的精髓。每當遇到問題,老師都能及時解惑,參與這堂課真的不虛此行。
作者:莊宇龍耳鼻喉科診所 岩士傑 醫師
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 meta-analysis 的新手來說,這堂課就像是一場高效的「研究入門加速器」,讓我從零基礎快速掌握了核心概念、實作流程以及投稿策略。短短一天的課程,提供了紮實且豐富的內容,讓我對這個研究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用這項技術。
課程一開始,老師便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並提供挑選的關鍵原則,例如研究領域要夠熱門,最好是關於介入或預後的研究,並且適合的文獻數量應該在 5 到 10 篇之間,這樣的研究才比較有發表價值。
此外,老師也分享了高影響因子期刊的投稿策略,也提到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的研究較容易被接受,而如果結果不顯著,則可能考慮往 OA 期刊來投。這對新手來說是一個很實際的提醒,因為研究不只是數據分析,更要考慮投稿的可行性與發表機會。
在加護病房(ICU),重症患者因代謝和荷爾蒙紊亂而受到壓力,導致營養不良以及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因此大多數重症患者都建議使用腸道營養(EN)。多項研究顯示,接受腸道營養餵食的重症患者感染率較低。
然而應該採用連續餵食或是間歇餵食,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目前的資料並不一致,吳政彥營養師便針對這個議題進行統合分析。
最後共納入 785 名患者的 13 篇隨機對照試驗(RCTs)。分析結果,與間歇餵食相比,連續餵食有較低的死亡率,但便秘的風險較高。然而接受間歇餵食的患者比連續餵食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腸道不適應症。由於研究結果的異質性,連續餵食與間歇餵食相對於臨床效益和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
總體而言,吳政彥營養師團隊認為,針對 ICU 病患的最佳腸道營養餵食方式,目前現有的證據的確定性較低,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
遇到不確定的狀況,查過文獻後,也沒有確定結論的議題,把文章蒐集起來做個統合分析,嘗試在有爭議的主題中找出方向,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問:校長好,我剛上過統合分析課程,回家試著找題目時,發現我們領域的手術,RCT 發表得不多,如果我統合 case series 或者 observational studies,請問被接受度高嗎?還是只能投稿分數較低的期刊?又,如果我收集到的文章,沒有對照組,都是 single arm,也可以寫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
在醫學的世界裡面,並不是每個學科都那麼重視隨機分派的對照組研究。很多時候,許多治療被研發出來,就直接被認為有效而大規模的使用。這樣的狀況並不少見。
統合分析的價值,當然會跟他所收錄的研究特性有關。如果你想做的領域,有隨機對照研究跟觀察性研究,當然是做隨機對照研究的統合,會被認為價值比較高。但問題是,如果在你的領域,就是沒有隨機對照研究,你能夠做出觀察性研究的統合,也已經是相當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