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20/05/23 (六) 第二十梯次

2023 / 8 / 31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研究 ICU 病患最佳腸道營養餵食方式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刊登!

 

 

01_EJCN_WuJY_05

 

 

文章介紹

 

在加護病房(ICU),重症患者因代謝和荷爾蒙紊亂而受到壓力,導致營養不良以及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因此大多數重症患者都建議使用腸道營養(EN)。多項研究顯示,接受腸道營養餵食的重症患者感染率較低。

 

然而應該採用連續餵食或是間歇餵食,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目前的資料並不一致,吳政彥營養師便針對這個議題進行統合分析。

 

最後共納入 785 名患者的 13 篇隨機對照試驗(RCTs)。分析結果,與間歇餵食相比,連續餵食有較低的死亡率,但便秘的風險較高。然而接受間歇餵食的患者比連續餵食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腸道不適應症。由於研究結果的異質性,連續餵食與間歇餵食相對於臨床效益和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

 

總體而言,吳政彥營養師團隊認為,針對 ICU 病患的最佳腸道營養餵食方式,目前現有的證據的確定性較低,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

 

遇到不確定的狀況,查過文獻後,也沒有確定結論的議題,把文章蒐集起來做個統合分析,嘗試在有爭議的主題中找出方向,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CC_WuJY_04
2023 / 8 / 8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關於嚴重社區型肺炎的輔助性皮質類固醇治療療效和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Critical Care 刊登!

 

 

01_CC_WuJY_04

 

 

文章介紹

 

這篇統合分析的目的在於研究皮質類固醇在嚴重社區型肺炎(sCAP)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截至 2023 年 4 月 24 日前,搜尋了 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 和 Scopus 資料庫,僅納入評估補充皮質類固醇治療 sCAP 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試驗,主要結果是 30 天的總死亡率。

 

最後共納入 1689 名患者的 7 篇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表示,研究組在第 30 天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異質性低,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在呼吸器機械通氣需求方面風險較低、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時間較短,以及總住院時間較短;而在胃腸道出血、醫療相關感染和急性腎損傷方面,研究組和對照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 sCAP 患者中,補充皮質類固醇可以提高生存率並改善臨床結果,同時沒有不良事件增加。然而,由於整體證據仍然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這項結果能夠改善 sCAP 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而提高他們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523_0291
2023 / 7 / 13

論文量產,三年不晚。

 

作者: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營養科 吳政彥 營養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評估益生菌治療 COVID-19 患者的臨床效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523_0291

 

 

小小營養師也能有登上 PubMed 的機會

 

安安,我營養師啦,我想大家對營養師的印象,應該都是醫院餐很難吃吧 XD(很抱歉我們會再努力的),醫院營養師的業務大多圍繞在團膳、臨床及社區三大元素,對學術資源較少的我們來說,能刊登文章在 PubMed 上是我始料未及的。

 

或許是沒有硬性發表的壓力,也或許是自己的怠惰,距前次上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已有三年之久,但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遲遲未發表屬於自己的文章。今年,總算是難產出人生第一篇文章。

 

就像蔡校長所說的,第一篇總是最痛苦(我可是苦等了三年啊 QAQ),有了第一篇的發表經驗(及無數次修改經驗),之後的篇幅雖稱不上順遂,但至少更清楚論文架構,拆解段落撰寫就覺得沒有那麼困難了。(說到論文段落,我今年中首次上了《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才知道新思惟有系統性地將論文分為四大段落十六小節,如果能更早上到這堂課的話,也許當初就不用摸索這麼久!)

 

閱讀更多 »

01_ERAIT_WuJY_03
2023 / 7 / 4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評估益生菌治療  COVID-19 患者的臨床效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 刊登!

 

 

01_ERAIT_WuJY_03

 

 

文章介紹

 

自 2019 年底爆發 COVID-19 以來,世界各國為了應對這一大流行病,研發了多種新型抗病毒藥物,以減少 COVID-19 的進展風險並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然而,這些藥物僅適用於高風險的 COVID-19 患者,且考量到藥物相互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應,無法普遍開藥。

 

為了尋找到其他可用、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現有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調節免疫反應,並與 COVID-19 的胃腸症狀有關。具有調節腸道菌群能力的藥物,可能在 COVID-19 的預防 / 治療中發揮作用,因此天然化合物「益生菌」逐漸成為抗病毒治療的替代選擇。

 

現今已經有數篇隨機對照試驗(RCTs)報告了不同益生菌,對於改善 COVID-19 患者症狀、炎症標誌和臨床結果具有潛在作用,但是納入的患者數量較小,證據的品質較低。

 

對於益生菌在 COVID-19 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透過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進行評估,試圖從中找出解答。他們檢索了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ClinicalTrials.gov,收集截至 2022 年 2 月的 RCT 研究,共納入 8 篇,並比較益生菌在常規治療或標準治療時,用於 COVID-19 患者身上的臨床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益生菌雖然對臨床結果和炎症指標的改善效果不明顯,但有助於緩解 COVID-19 所引發的呼吸困難、發燒和頭痛等相關症狀。

 

這篇文章為 COVID-19 的輔助治療給予進一步的證據支持,特別是在無法使用其他高風險治療藥物的情況下,對於那些正在經歷 COVID-19 症狀的患者來說,提供了一種可用、安全的治療選項,改善他們的病情和舒緩不適感。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FIN_WuJY_02
2023 / 3 / 15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關於低維生素 D 狀態和中風後憂鬱症風險關聯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Nutrition 刊登!

 

 

01_FIN_WuJY_02

 

 

文章介紹

 

本篇研究探討低維生素 D 狀態與中風後憂鬱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吳政彥營養師團隊從多個資料庫中搜尋了相關的研究,最終納入了 7 個符合條件的研究,發現兩者之間有顯著相關,且該相關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區都得到了驗證。

 

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維持足夠的維生素 D,可能有助於減少中風後憂鬱症的風險。因此,在治療和預防中風後憂鬱症時,應該注意增加身體對於維生素 D 的攝取量。

 

然而研究也存在著一些限制,例如納入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觀察性的,無法證明因果關係。此外,在某些方面(如年齡、性別、地理位置等)存在著異質性,這可能會影響結果的可信度。

 

儘管如此,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這篇文章還是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認為低維生素 D 狀態與中風後憂鬱症之間存在相關,給予臨床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治療方向。在治療和預防中風後憂鬱症時,應該注意增加身體對於維生素 D 的攝取量以保持健康。未來需要更多高品質、隨機對照的研究來確定這種相關,進一步探討最佳的治療方案。

 

吳營養師在專業領域,已掌握訣竅,能持續找到題目,並發表高分統合分析,非常厲害!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_JYWu_Meta-analysis_20200523_1222
2020 / 5 / 28

爬再多文,不如親自扎實上一堂。

 

作者:吳政彥 營養師

 

 

01_innovarad__JYWu_Meta-analysis_20200523_1222

 

 

三萬塊對我是一筆龐大開銷,身為一個資深鄉民,做任何重大決策前,先拜讀 PTT 是基本的,「新思惟」也不例外。然而眾鄉民評價正反參半,看來看去仍是沒有定論,最終,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決定賭一把,親自見證三萬塊的價值所在。

 

 

原來,EBM 金字塔最高階的存在並不複雜。

 

說起 meta-analysis,依稀記得是 EBM 實證金字塔頂端的統計方法,又因自學過程頻頻受挫,自然而然就和操作困難劃上等號。而新思惟就像是「衝刺班」,透過老師們循循善誘佐以活潑生活化的舉例,過往的統計難題瞬間茅塞頓開,大幅提高統計的可近性。

 

課程內容更是提綱挈領,完整闡述一篇文獻如何產出,從主題發想、搜索文獻、段落撰寫順序及撰寫細節,學習到很多技巧,超級受用!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