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學員提問

00_Office Hour_164
2025 / 11 / 27

不同的搜尋引擎,AI 給不同的搜尋式,可以直接使用嗎?

 

 

00_Office Hour_164

 

 

問:校長好,我跟 AI 說我想做統合的主題,然後他問我預計用哪些學術搜尋引擎,我告知後,接著 AI 就把每個不同的搜尋引擎該用什麼搜尋式都給我,PubMed 這邊的就會用 MeSH,其他的搜尋引擎也有很多屬於該引擎的獨特搜尋方式。這樣是不是可以直接用?

 

答:(蔡依橙)

 

關於做統合的搜尋方式,流派各有不同。

 

 

最常見的質疑

 

你說的這種方法雖然也可以,但審閱者很容易會問:「你在每個學術搜尋引擎,都使用不同的搜尋關鍵字跟搜尋策略,你怎麼能確保這樣的搜尋是一致的?」

 

 

通用搜尋式的好處

 

所以,我個人傾向一個通用搜尋式,直接丟到我們預計使用的搜尋引擎裡就好,不管是 PubMed、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 還是其他你也用的搜尋引擎,我都往搜尋框裡丟同一組搜尋式。

 

閱讀更多 »

2025 / 11 / 27

AI 出現一陣子了,從教學者的角度看,AI 對於初學者 / 學生族群,有什麼趨勢改變?

 

 

officehour_161

 

 

答:(蔡依橙)

 

我認為 AI 讓能力的貧富差距變大,而不是變小。

 

你可能會認為,AI 工具讓初學者們能夠更快速的完成很多事情,不懂的事情,以前要搜尋很久,現在問一下 ChatGPT 或者 Google 的 AI 模式就有初步方向,很快就能理解以前要地毯閱讀很久的內容。

 

閱讀更多 »

01_officehour_162-3
2025 / 11 / 19

我自己登記的 protocol,居然讓我被退稿?

 

 

01_officehour_162-3

 

 

問:老師好,我寫好一篇統合,去投稿,結果期刊說我的文章跟某篇文章的相似性太高而退稿。我看了一下,發現那就是我之前申請刊登 PROSPERO 上的 protocol,請問這怎麼辦?

 

答:(蔡依橙)

 

這是最近一年常發生的狀況,問題在於各大期刊社與各學校醫院買的那個知名比對軟體,他就是粗暴比對,很討厭。像你這個跟自己當初上傳的 protocol 相似性過高之外,還有統合作乳癌的,他說題目跟另一篇肺癌的很類似!明明主題就完全不一樣。

 

解決方法有二。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59
2025 / 11 / 18

問:Major revision 時,審閱者的意見又多又煩,可以叫 AI 回覆嗎?

 

 

officehour_159

 

 

答:(蔡依橙)

 

Major revision,基本上就是「考慮給你過」了,在這個階段作任何事情,最好都不要去點「激怒值」。

 

使用 AI 自動生成回覆,因為他不知道你的論文在寫什麼,也不知道你將採取什麼策略,生出來的內容會非常通順,但極為空洞。你問大學老師就知道,學生交來這種報告,是激怒值很高的。(內心 OS:所以你現在是瞧不起我嗎?你用 AI 亂噴的東西,我要花自己的時間/人生去閱讀?)

 

閱讀更多 »

01_OfficeHour_158
2025 / 10 / 15

收到沒有寫期限的 major revision,該多久內回覆?

 

 

 

01_OfficeHour_158

 

 

問:校長好,我投稿一篇文章,期刊社給我 major revision,但沒有寫期限,請問我該多久改好送回比較好?

 

答:(蔡依橙)

 

給 major revision 卻沒有附上截止時間,這在今日投稿環境,其實並不常見。

 

有可能這家期刊社本身步調較緩,說實在的也不差你這一篇。習慣上 major revision 是給你的機會,要回不回是你的事情,你就自己看著辦。但也有可能就只是 editor 忘了勾選回覆時間。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

 

至於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說實在的,在今天的學術狀況,其實是沒有。

 

以前沒有線上投稿的時候,投稿者要自己印兩份,寄國際郵件的年代,major revision 都是半年起跳,如果牽涉到增加收案,甚至可能給到一年!

 

但如今絕大多數期刊都用線上系統,又進入 OA 戰國時代,審閱與處理速度成了吸引作者的重要指標,於是許多期刊與出版社都採取加速作法。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57
2025 / 10 / 7

名人們對 AI 趨勢看法不同,該怎麼看?

 

 

 

 

officehour_157 

 

問:請問校長,如何看待 AI 到來的世界?

 

會這樣問,是因為我發現最近有很多名人,都喜歡評論 AI 出現後的世界會怎麼發展。黃仁勳說,這會是個超級大的產業,說得好像現在我就該 all in 買他們家的股票,或者辭職重新培訓,進入 AI 產業。很多大大小小的 KOL,都說不用 AI 就落伍了。但其實那些工具好像在我的工作中用不到……

 

請問我該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答:(蔡依橙)

 

因為資料很多,我先推薦兩個影片給你,然後跟你說要怎麼閱讀。

 

一個是你提到的黃仁勳,最近一次的長時間訪談,這個有中文。一個是大歷史專家哈拉瑞,雖然沒有中文字幕,但你可以用 YouTube 的自動英文字幕加上自動翻譯,就有基本的中文可以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