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IJMS_LuanCW_04
2023 / 2 / 3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以 HS-mGPS 評估癌症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刊登!

 

 

01_IJMS_LuanCW_04

 

 

文章介紹

 

癌症的預後,目前多是以其分期、腫瘤大小、侵犯性來做分類。不過這需要複雜的影像與手術病理評估。因為癌症預後也和發炎、營養狀況有關,如果能用更為方便的指標,大致做個評估,臨床上也會很有參考價值。

 

欒醫師團隊,預計將近年較為流行的高敏感度格拉斯哥預後分數修正版 HS-mGPS,用於癌症預後的研究做個統合,看看目前的整體效果如何。收入 17 篇共 5828 位癌症受試者後,發現較高的 HS-mGPS 的確與較差的總存活率、無疾病存活率等相關,而且經過分組分析與敏感性測試,依然一致。作者總結認為,HS-mGPS 做為一個癌症患者的大致預後指標是不錯的,而且具有計算容易的優點。

 

看看最近流行的評估方式,若研究眾多且尚無統合,做個統合分析,就能在文獻回顧過程中順帶發表,是很不錯的模式。

 

 

恭喜欒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412
2023 / 1 / 16

課後跟校友們一起組團,加速文章發表的機會。

 

作者:奇美醫院 神經內科 李佳維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李佳維醫師團隊,關於利他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冷漠症狀之統合分析,獲 Psychopharma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10911_0412

 

 

這篇統合分析是在上完新思惟課程後所開始著手的第一篇文章。

 

 

找同院的校友組隊,成為課後發表的關鍵!

 

儘管上完課後,自己像武俠小說的主角被打通任督二脈功力大增,但在尋找題目的過程中不時卡關而顯得心浮氣躁,不外乎是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都恰巧在近期內有統合分析的論文產生,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國學者,在面對對岸可以不斷量產論文的統合分析團隊,顯得自己很渺小且無助。

 

如果在那時,有人問我說:「去上新思惟的課,之後究竟能否順利發表文章?」我會回答:「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分工合作,搶先發表。」在載浮載沉的五個月後,有上過奇美專班的醫師開始呼朋引伴、組成團隊,才讓一切有了轉機。

 

此時的我尋找題目的心態已經是「沒魚蝦也好」,也剛好找到關於常使用在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的藥物 methylphenidate(利他能,俗稱聰明豆)是否也能治療阿茲海默症淡漠(apathy)的研究,去分析四篇 RCT 文章對於新手來講似乎不會太複雜,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

 

閱讀更多 »

01_PLOSONE_ChenJY_05
2023 / 1 / 15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洗腎患者使用不同種類 beta-blocker 之死亡率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01_PLOSONE_ChenJY_05

 

 

文章介紹

 

洗腎患者常合併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使用 beta-blocker 的族群不在少數。因為 beta-blocker 有很多種,對於洗腎時,藥物是否能通過透析膜,其特性也有所不同。

 

當不同透析程度的 beta-blocker 因洗腎而導致濃度差異後,長期來說,患者的存活率會不會受影響呢?究竟是可透析移除的 DBB,會因為身體中的濃度低,導致治療效果較差。還是不可透析移除的 NDBB,因為劑量相對高,導致可能低血壓。目前並無定論。陳醫師團隊預計根據這個主題,做統合分析。

 

收入了 4 篇觀察性研究共 75193 人後,分析發現,使用 DBB 跟使用 NDBB 的患者,其總死亡率、總心臟病變數、急性心肌梗塞數,都沒有統計差異,不過,使用 DBB 的患者,心臟衰竭的比例較少。是很有意思的分析。

 

作者認為,雖然統合方向如此,但目前的研究數目尚少,日後可考慮做更大型的臨床研究,繼續探究。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819_AIC
2023 / 1 / 13

突破論文卡關的瓶頸,發表數從 0 到 1。

 

作者:奇美醫院 內科部 林裕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敗血性心肌病變與死亡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獲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刊登!

 

 

Meta-analysis_20210911_0819_AIC

 

 

經過了一年多的奮戰,最後終於收到了期刊的回覆,內心百感交集。

 

會覺得辛苦嗎?是的,因為一開始選了比較冷門的題目,不管是在文章收錄或是資料整理都費了不少功夫,而起初統合的結果又沒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閱讀更多 »

01_AIC_LinYM_01
2023 / 1 / 12

[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敗血性心肌病變與死亡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獲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刊登!

 

 

01_AIC_LinYM_01

 

 

文章介紹

 

敗血症患者,如果又引發了敗血性心肌病變,多一個重要器官受影響,死亡率應該會上升很多吧?推論雖然如此,但實證時代,一切都要讓數字說話,林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做詳細的總結,並觀察其中的細節資訊。

 

共收入 20 篇研究、4410 位敗血症患者後,分析發現,敗血性心肌病變患者的整體住院死亡率並沒有顯著高於無心肌病變者!不過進一步的分組分析發現,如果住院超過 10 天者,則敗血性心肌病變患者的確有較高死亡率。另外,如果用一個月死亡率來算,敗血性心肌病變患者也真的在統計上有較高風險。

 

更進一步,作者發現,敗血性心肌病變患者,如果右心室功能異常,則一個月死亡率較高。但左心室功能異常者,卻沒有這樣的現象!因為一般測量心臟功能,常著重在左心室射出分率,這個發現很值得注意。

 

實證時代,一切都用數字說話,不能只停留在想當然耳的推論。藉由數字分析,除了回答整體趨勢,連各種細項都能做很好的切分,為未來的研究或臨床照護,提供清楚的方向!

 

因為很細膩的資料分組分析,得到很有意思的脈絡與結論,登上高分期刊,實至名歸。

 

 

恭喜林裕民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559_eCM
2023 / 1 / 6

統合分析刊登在 17 分期刊,是努力,還是運氣?

 

作者:奇美醫學中心 腎臟科 陳鋭溢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急性腎臟病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eClinicalMedicine 刊登!

 

 

Meta-analysis_20210911_0559_eCM

 

 

最近大家遇到我,都常跟我說:「統合分析刊登在 17 分的期刊,好厲害!」我都會說:「運氣……運氣啦!」

 

事實上,真的是運氣嗎?我自己心中還是清楚知道,這不只是運氣這麼簡單而已。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