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9/10/19 (六) 第十五梯次

01_innovarad_TsaiCH_Meta-analysis_20191019_0123
2019 / 10 / 24

講師們毫無保留的傳授秘訣!

 

作者:恩主公醫院 精神科 蔡昌恆 醫師

 

 

01_innovarad_TsaiCH_Meta-analysis_20191019_0123

 

非常有價值的一門課

 

這門課的講師是兩位具有實務經驗、曾經撰寫多篇 meta-analysis 的臨床醫師,對於想要開始寫統合分析的醫師們,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課程。

 

講師們從研究講題的發想、文獻搜尋的具體方式,包括如何使用資料庫(運用 50-200 原則)、使用適當的關鍵字、mesh term 以及初步篩選(運用 N-1 原則)、到文章投稿的建議與心法、設計風格的緣由,與所有應該注意的作圖細節等,感覺到毫無保留的傳授。

 

在互動實作部分,電腦的準備是讓我最傷腦筋的,因為長期使用 Mac 筆電,需要找來一台 Windows 筆電且具備新版的軟體,有點困難。不過現場工作人員很迅速的提供了備用筆電,讓我能夠順利進行實作。在 CMA 軟體實作上,則是將原始、自行填入的數據輸入、一步步透過特地步驟就能夠完成,相當清楚而且直觀。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Meta-analysis_20191019_16_0214
2019 / 10 / 24

終於更加瞭解統合分析了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Meta-analysis_20191019_16_0214

 

 

從拆解論文架構看起

 

本單元透過比較分析研究,說明不同療法以 meta-analysis 時,文獻如何進行分門別類,對於結果之方向性界定、以及比較差異時,類別與連續變項重要性之定義。如何透過一個質量性資料進行評估與測量,講者也針對研究議題之臨床可近性說明,針對樣本部分,說明不同機制下,如何針對研究發現進行比較分析。

 

針對文獻部分,如何搜尋資料與哪些資料是可被納入研究的。進行資料萃取時,有關連續與類別變項之定義方向,須注意比較前後關係,樣本需考量同質性,如出現異質性時,可進行次群組分析。

 

資料收集時間設定從最初期至現今,如此可避免遺漏與偏誤,文章篇數可維持在 5 篇左右。針對所整理之表格需統整成表格,進行文章整理時須針對研究限制進行說明。針對 odds ration、risk ratio、proportion、mean 就可以執行統合分析,不局限於 RCT。

 

閱讀更多 »

00_Meta-analysis_20191019_0977
2019 / 10 / 23

2019 / 10 / 19(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191019_0977

 

 

Meta-analysis 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使用!

 

在時間及資源的積累下,meta-analysis 變得更加容易寫、容易發,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

 

對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而言,meta-analysis 更是研究起步的好領域,不需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

 

一整天完整且充實的課程,對 meta-analysis 起步及架構有較全面的概念。

 

面對浩瀚的生物與醫學界,充滿無限可能的研究,透過良好的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並賦予該文章的特殊意義,任何一點點的想法,都可能是我們的機會。但首先,你必須要熟悉如何運用手邊的好工具。

 

處理投稿圖片,最忌諱的是,套圖風格差距過大。Reviewer 不說,但心裡還是產生這樣的疑慮:「你連兩張圖片的風格都沒辦法調成一致,我要怎麼相信你在回顧文獻的時候,有用一致的 protocol 跟仔細程度去處理呢?」

 

讓 reviewer 心裡亮起這樣的紅燈,離 reject 就不遠了。

 

投稿跟下棋一樣,少犯錯,就是贏。

 

中午互動實作,我們用兩小時,讓你熟悉好工具,並且用到最好、最漂亮。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 reviewer 拿起你的稿件,看到表格圖片,立刻發自內心的驚嘆:「這應該是不錯的團隊寫的稿件,言之有物的機會非常高,值得認真閱讀對待!」

 

很細緻的規劃,就像有人手把手帶著開完一台刀。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想得到的、沒想到的,我們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基本動作最重要,已經迫不及待想嘗試寫各種不同的文章了!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FB_20191019_radar
2019 / 10 / 21

2019 / 10 / 19(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20191019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 分,最高達 4.94 分,整體與平均分數再創新高,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主治醫師佔 48%,住院醫師佔 16%,診所醫師佔 2%。而護理背景相關佔 20%,更是此次學員亮點,如醫護專科講師、護理系助理教授、護理大學研究人員、國防醫學院教師。非醫療相關行業佔 14%,有實驗小學主任、大學助理教授、跨國企業專案經理等。
  • 新朋友佔近 6 成,比例較以往約 4 成來的高,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更多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參加學員中,有 51% 已有 PubMed 第一或通訊作者文章,其中不乏寫作老手。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

 

但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摸索期,整合過往經驗,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cover
2019 / 10 / 21

2019 / 10 / 19(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吳怡慧醫師、楊宗杰醫師

 

 

 

00_cover

 

 

經過早上的密集介紹,與中午的高強度指導,所有同學都順利做出 meta-analysis 的核心圖表,並實際操作過一次 CMA,知道自己在那邊會卡關,也由助教們即時協助,避開難關,走向成功!

 

投稿跟下棋一樣,少犯錯,就是贏。這次得獎的吳怡慧醫師、楊宗杰醫師,是兩夫妻一起來上課,上一次在 2016 年,也是兩個人一起來上簡報課。在課後的閒聊中,他們提到,預計兩個人同心協力,盡快寫出屬於自己的論文。

 

在欣賞兩位得獎的作品前,我們先一起來當 reviewer,給以下投稿的同學們建議。先試著自己想想,那邊還有改進空間,你會怎麼描述。然後看看我們的評語,練習對圖像的敏銳度。

 

開始囉。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