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CROH_TzangCC_03
2025 / 2 / 17

[快訊] 曾治蓁醫學生參與團隊,關於 PARP 抑制劑用於前列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之傘狀回顧,獲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 / Hematology 刊登!

 

 

01_CROH_TzangCC_03

 

 

文章介紹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約有 150 萬人確診,導致近 40 萬人死亡。尤其是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治療選擇有限,五年存活率僅 30%,讓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式成為當務之急。

 

聚 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劑(PARP 抑制劑,PARPi) 在近年成為前列腺癌治療的新希望。PARP-1 是細胞內負責修復 DNA 損傷的酵素,當這個機制受到抑制,癌細胞就無法修復受損 DNA,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這類藥物最初是針對 BRCA1/2 突變的癌症開發,因為這類患者的細胞本身已經缺乏正常的 DNA 修復能力。後續研究發現,PARPi 也可能對其他同源重組修復(HRR)缺陷的癌細胞有效,甚至在某些沒有明顯 DNA 修復缺陷的腫瘤中,也能發揮作用。

 

曾同學團隊的研究彙整了 27 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確認了 PARPi 在前列腺癌治療上的顯著效果。結果顯示,PARPi 能夠有效延長總存活期(OS)與無惡化存活期(PFS),特別是對於 BRCA1/2 突變與 HRR 缺陷的患者。其中,Olaparib、Talazoparib 和 Rucaparib 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能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時間,但同時也伴隨較高的副作用風險。此外,當 PARPi 與雄激素受體抑制劑(ARSI)合併使用時,比單獨使用更能有效延長病情穩定的時間,讓治療效果更加突出。

 

不過,使用 PARPi 仍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疲勞、噁心、貧血、中性球低下(影響免疫系統)以及血小板減少(影響凝血功能)。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副作用可以透過藥物調整或支持性治療來管理,並不會抵銷對患者存活率的提升。

 

這項研究也強調,基因檢測在前列腺癌治療中的關鍵角色。不同患者的基因變異會影響對 PARPi 的反應,因此未來醫師可以透過 BRCA 或 HRR 基因檢測,為患者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策略,以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風險。隨著更多新型治療組合的開發,PARPi 可能成為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為許多病患帶來更長的存活時間與更好的生活品質。

 

 

恭喜曾治蓁醫學生!

 

如何善用社群,找到研究的合作夥伴?課堂上蔡校長有相當完整的分享,一起來看: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OfficeHour126_photo
2025 / 2 / 11

問:「做研究、寫論文」有除了生存以外的意義嗎?

 

 

 

00_OfficeHour126_圖片

 

 

答:(蔡依橙)

 

我能理解,多數的同學開始接觸研究跟論文,是因為有「生存」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要準備應徵、考專科或者升主治醫師。又或者決定在體系內奮鬥,於是必須達到要求的篇數跟分數,持續升等、取得計畫以營運團隊等。

 

如果今天撇除這些外在的要求,「做研究、寫論文」本身到底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呢?

 

有的,而且這個意義很強大,同時也是為什麼整個體系一開始會去要求大家要有論文的原因。

 

 

醫學是一種應用科學,所以……

 

閱讀更多 »

2025 / 1 / 22

問:OA 期刊被針對,論文產量回不去了,研究者如何突圍?

 

 

 

officehour_128_1

 

 

答:(蔡依橙)

 

 

疫情期間,論文發表量暴漲。

 

從課程開辦至今,我們統計了每個月校友論文發表量,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線:在疫情期間特別升高一陣子!

 

因為學過論文寫作的同學,會趁著大家對未來比較不確定、工作時數稍微減少的時候,快點把握時間把手邊的材料寫好投稿。那陣子全世界的論文量也是升高的。

 

 

trend

 

 

疫情後的論文潮退了,竟是這個原因!

 

疫情之後,本來是回到原本的趨勢線,繼續上升,但接著遇到部分醫院學校開始針對 OA 期刊做政策上的調整。

 

在這些醫院學校工作的校友,必須全部轉到傳統期刊尋找稿件適合的去處,但偏偏現在傳統期刊的審稿期都相當久,能容納的稿量也有限(受限於紙本,一年約 300-500 篇最多)。所以刊登的時間持續往後延,反應出來的就是每個月刊登量下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1221_120
2025 / 1 / 13

2025 / 3 / 9(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5 年 3 月 9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banner

 

 

😥 想要做研究,卻受限於資源不足。

😥 想要盡快產出,卻被 IRB 的審核程序拖延。

😥 想發表論文,卻因為收案困難,無法產出有效的結果。

😯 當你孤軍奮戰在學術路上,面對這些難關,你是否感到無助和沮喪?

 

好在這個時代,有 Meta-analysis 這個研究工具:只需要一台電腦連上網,就能開始寫。搜尋現有文獻,不用跑 IRB 且 免收案,非常適合資源有限、想要自力更生的人。

 

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是專門為初學者設計,幫助新手從零開始。

 

從選擇主題、統計圖表、搜尋和評讀文獻,到撰寫和投稿論文,每個步驟都有詳細的指導和範例,協助你循序漸進掌握獨力起步的技能。

 

課後寫作可能會遇到疑問和困難,我們也為此提供每週一次的 Office Hour 線上諮詢服務,讓你不再孤軍奮戰。

 

至今已經幫助許多校友成功完成他們的第一篇論文,甚至有些人已經進入論文量產的階段!

 

 

Meta-analysis 打破了傳統研究方式對資源、經費和時間的高要求,透過搜尋和評讀現有文獻,便能夠快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是資源匱乏、獨立作戰的研究者最佳選擇。

 

這堂課將破除一般人對於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回家後就能開始著手自己的主題。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50215_0261
2025 / 1 / 13

2025 / 3 / 9(日)課程記錄

 

 

 

 

 

 

 

2025 / 3 / 9(日)活動內容

2025 / 3 / 9(日)課程講者

2025 / 3 / 9(日)報名額滿

2025 / 3 / 9(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 / 3 / 9(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5 / 3 / 9(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