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_20240727_0492
2024 / 8 / 1

對初學者友善的統合課程,醫學生也能輕鬆上手。

 

作者: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系 吳承哲 同學

 

 

Meta-analysis_20240727_0492

 

 

這次上課讓我更加了解如何寫統合分析的文章,並且能夠實際操作軟體,畫出統合分析相關的圖表。

 

 

統合新手剛上路,該注意什麼,通通都有教!

 

課程設計十分平易近人,不管是教材的內容或是講師的教學都很清楚明瞭。雖然對於寫論文這件事,我完全是個菜鳥,但是講師都有仔細點出像我這種新手容易進入的誤區,讓我能更加清楚知道整個統合分析文章的架構,特別是在 introduction 與 discussion,老師都有說明怎麼寫才不會失焦,並且符合四大段、十六小段的基本架構,也點出只有資深研究者才會了解的投稿秘辛,讓我們知道文章中哪些要素該有,哪些小地方如果有修改會更棒、更突出。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727_0252
2024 / 8 / 1

年輕醫師資源稀缺,也能突破論文零產出的困境!

 

作者:兒科主治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727_0252

 

 

不同於坊間其他課程,新思惟為初學者量身打造。

 

當住院醫師以來,做研究都是艱辛的過程,從跑 IRB、收案、做統計分析,到反覆的寫作修改,一來一往耗費許多時間、金錢,因此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就是《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想看看專家們會怎麼做,有沒有土法煉鋼以外的做法?蔡校長和老師們以豐富的經驗,帶著同學化繁為簡,以務實的 reviewer 角度出發,收穫非常多!

 

然而,成為年輕的主治醫師,缺少許多資源,也缺乏寫計畫和收案的經驗,但待在醫學中心又有論文壓力,如何成為論文多產的醫師是很大的考驗。過去也有上過 meta-analysis 的相關課程,課程多半著重在統計分析,光是複雜的理論公式就壓得喘不過氣。好不容易搞懂這些之後,也還是不知道怎麼分析、執行、判讀、寫作,因此趁著這次在台北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想看看如果是蔡校長的話會怎麼教呢?

 

這兩次上課的經驗可以深刻感受到,新思惟都是為了讓大家學到「帶著走的知識」,在設計課程時,不拖泥帶水、不好高騖遠,一步一步、從無到有的過程重現給大家看,將過程化為可以依循的公式、容易理解的準則。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727_0586
2024 / 8 / 1

會寫又會教的老師帶你,統合分析論文真的不難。

 

作者:光田綜合醫院 教學部 曾詠翎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727_0586

 

 

初學者一天能搞懂統合,真的不是廣告噱頭!

 

統合分析一直讓我覺得是個很難的領域,像是需要很深的統計學知識和研究經驗。我之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寫過幾篇原創論文,但對於統合分析的具體操作還是覺得霧裡看花,像是很難搞懂的樣子。

 

所以當我看到新思惟國際有提供統合分析的課程時,內心其實有點懷疑:「這麼複雜的東西真的能一天學會嗎?」但是看了一些其他學員的心得和回饋後,我還是決定試試看,於是就報名了。

 

結果這課程真的超出我的期待,內容非常完整而且講得很清楚!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727_0346
2024 / 8 / 1

如何從無到有完成一篇統合分析,這堂課示範給你看。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張瑞祺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727_0346

 

 

聽到學長姐與同事們分享完成統合分析發表的喜悅與滿滿的成就感,但我卻對統合分析類的文章寫作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報名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學習統合分析的寫作技巧與統計圖表的製作。

 

 

初學者寫統合分析文章的必備技能

 

課堂中,蔡依橙醫師與張凱閔醫師分享自己模擬初學者進入全新的領域,是如何找到適合的題目,寫出一篇又一篇登上 SCI 的統合分析文章。講師們帶領學員走過論文從產出到發表的流程,深入淺出說明寫作圖表順序和投稿期刊的決策,讓我們可以快速抓到寫統合文章的重點,也避開新手容易卡關的地方和常犯的錯誤。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課程內容就是互動實作,只要參照著蔡醫師所寫的武功秘笈,身為統計菜鳥的我,竟然能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完成指定論文中所有的統計圖表,真的頗有成就感的!製作圖表的過程中若卡關了,老師們也會過來一對一耐心指導,並給予鼓勵,真的獲益良多!

 

閱讀更多 »

01_HN_LuanCW_06
2024 / 7 / 12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老年營養風險指標,對頭頸部癌的預後評估之統合分析,獲 Head & Neck 刊登!

 

 

01_HN_LuanCW_06

 

 

文章介紹

 

頭頸部癌在全球癌症中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治療過程中常面臨轉移或復發的挑戰,現有的血液和身體指標雖然有助於了解病情、評估患者的生存狀況,但尚無明確指標能有效預測頭頸部癌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預後。

 

為了瞭解老年營養風險指標(GNRI)是否能作為一個新的指標,幫助醫療人員更好地評估和治療頭頸部癌患者,欒智偉醫師團隊進行系統性回顧,搜尋 Cochrane Library、EMBASE 和 PubMed 等數據庫,並篩選出 11 篇研究,總計涵蓋 2887 名頭頸部癌患者,透過統合分析來探討 GNRI 與生存結果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顯示,低 GNRI 分數與頭頸部癌患者生存率不佳有關:低 GNRI 的患者,其無病變存活期風險增加 1.87 倍(95% CI = 1.32–2.65, p < 0.001),而整體生存率風險則高達 3.04 倍(95% CI = 2.30–4.03, p < 0.001)。欒智偉醫師團隊進一步做子群體分析,發現無論是口腔癌患者還是混合病灶患者,低 GNRI 分數都與較差的生存結果密切相關。

 

這篇研究發現,GNRI 作為一種簡單且成本效益高的營養風險指標,可以幫助醫生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若早期發現營養不良,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有望在頭頸部癌的臨床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恭喜欒醫師!

 

現在很多人都在用 AI 工具來寫論文,進行語言編修,然而,面對期刊審查,難免擔心被人抓包,甚至給人留下惡劣印象。想知道如何正確運用?來看看蔡校長的使用建議!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0051
2024 / 6 / 21

資訊爆炸的現在,誰的研究結果才正確?我想親自找出答案。

 

作者:秀傳醫院 麻醉科 梁婷瑋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051

 

 

想報名新思惟課程已經許久,但住院醫師時因為訓練繁忙,和手上已有一篇研究足以投稿,即使一直很好奇統合分析怎麼做,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報名參加課程。

 

接下來因緣際會離開醫學中心、升上主治醫師,新的工作醫院並沒有硬性規定主治醫師的研究產出,只規範期限內若有論文發表,可以發還 1% 的預扣薪水當作研究獎勵。平心而論,課程的報名費,加上寫論文所需投入的時間心力,以及論文各項支出稿費,與被扣的薪水相比,金錢上、精神上怎麼算都是虧本。

 

 

但,我還是報名了新思惟的統合分析課程!?

 

理由是因為,在行醫的這條路上,不論是什麼職級、什麼規模的醫院,我們都不乏遇到難題的時候,感謝前人在遇到難題時將自己的發現以論文發表,供後人研讀學習,只是在資訊量爆炸的現在,常常看了多篇研究,內心的困惑卻越來越多,病人族群、臨床的 setting、統計方法不盡相同,究竟誰說的是對的?適合應用在我的病人上嗎?

 

 

在我看來,統合分析,就是當臨床上遇到困惑時,將查詢資料的過程加以整理、統計、量化,並集結成一個目前現有研究的總結論。簡單來說,統合分析除了是缺乏臨床資源依舊可以發表論文的途徑,也是將唸書過程梳理成文章的方法,這也是自己看到台中場《統合分析工作坊》開放報名時,立刻手刀報名的原因!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