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上課囉!我們一樣先介紹,那些差一點得獎的小小細節,然後看看做得最好,需要建議最少的兩位得獎者,他們的傑出作品。
近來麻醉學界開始有研究指出,在門診手術,使用 desflurane,比起 sevoflurane,其所造成的上呼吸道副作用並不會比較多。江醫師團隊預計就既有的研究做統合,得出目前最完整的臨床建議。
收入 13 篇隨機對照研究,desflurane 組有 634 人,sevoflurane 組有 633 人,比較各種上呼吸道症狀後發現,desflurane 組的呼吸道併發症較高,且研究結果頗為一致。但在甦醒期躁動,以及術後的噁心嘔吐上,則沒有顯著差異。Desflurane 的睜眼時間較快,但研究之間異質性偏高。手術後觀察到離院時間,也沒有顯著差異。
作者總結,雖然最近開始有報告,認為 desflurane 的呼吸道副作用不多,但實際統合之後,發現並非如此。使用 desflurane 時,依然要考慮其對呼吸道的刺激特性。
恭喜江醫師!
在插管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壓環狀軟骨,是個有爭議的主題。有些老師認為要,因為會減少食道逆流,讓插管順利迅速,避免肺炎;有些老師認為不用,因為效果不好、浪費時間,而且患者喉嚨之後會痛。到底插管時,壓環狀軟骨,會不會更容易插上、時間是否會節省或浪費、之後是否會有後遺症,江醫師團隊預計用統合分析來回答。
收入 2005 到 2018 共 5 個研究,結果發現首次插管成功率、視野不佳比例、插管後喉嚨痛的比例,不管有沒有壓環狀軟骨,都沒有差異。不過,在環狀軟骨壓迫組,第一次就插管上,所使用的時間較長,且之後患者喉嚨沙啞的機率較高。
總結來說,壓環狀軟骨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第一次插的成功率,以及視野不良率,都差不多。不過可能會增加插管時間,並有更高的風險產生術後喉嚨沙啞。
一個經常做,但實證有爭議的臨床步驟,藉由統合分析達到符合今日的最新結論,是很不錯的主題。
恭喜江醫師!
答:從趨勢的角度來看,不會。
作者:中國附醫 泌尿部 李柏毅 醫師
大學七年,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統計學的重要性,更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撰寫一篇論文,懵懂的小時候從來不曉得,長大的世界原來論文會逼得我們如此喘不過氣。
尤其是當上了住院醫師後,每位主治醫師三不五時就會詢問,有沒有開始在做什麼研究啊?年底學會有沒有投稿什麼文章啊?這些對於一篇 case report 都不曾寫過,Excel 都還不太會使用的我,真的是太遙遠了。
但是終究還是要長大,想順利考過專科,這些都還是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下定決心從頭開始學習。然而,現在完全一竅不通的我,還能找誰來從頭教起?每天上班進刀房,再出來已經是天黑了,還有病人要顧,病歷要打,報告要做……,有多少剩餘的零碎時間,能夠好好讓我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