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課的同學,有很強的學習慾望,可能因為報名時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著「我一定要學會」的氣魄,上傳的比例非常高,而且作品普遍水準很好!
為了協助各位更上一層樓,我們挑出幾張「常見還能改進的細節」跟大家分享,也才能理解得獎的林泓辰醫師、黃振僑醫師,他們的作品有多難得!
一起看看!
這次上課的同學,有很強的學習慾望,可能因為報名時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著「我一定要學會」的氣魄,上傳的比例非常高,而且作品普遍水準很好!
為了協助各位更上一層樓,我們挑出幾張「常見還能改進的細節」跟大家分享,也才能理解得獎的林泓辰醫師、黃振僑醫師,他們的作品有多難得!
一起看看!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62 分,最高達 4.82 分,分數再創新高,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一路不停摸索、試錯,在研究路上靠自己成長。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2020 年 7 月 5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 7 月班,疫情會過去,論文要留下!
在防疫的日子裡,為論文超前部署,越早做好準備,發表事半功倍,拚出自己的學術成績!
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也不用怕,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用自己的電腦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想要快速生論文?不論你是想快速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產量的進階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這堂課以發表為導向,不僅帶你深入了解論文產出的必經過程,還手把手教你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回顧 2019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 2020 年,有校友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已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一日工作坊,幫你省下試誤的時間,現在投資自己,下一個登上 PubMed 是你!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7 月 5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作者: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精神醫學部 張俊鴻 主任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肌氨酸治療思覺失調症療效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刊登!
2018 年 11 月 12 日我被推去火坑 調往南部分院擔任科主任,在這之前,大概只有在當兵還有學生時代當過班長。但是就像校長之前分享過,在一個體系工作,有點研究成績時,就有可能到其他分院獲得升遷的機會。
剛去的時候,還想為博士班論文繼續奮鬥,但是我很快就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只能說,前三個月真的是生不如死,那時已經有三位醫師陸續離開,兩位 NP 要離開,更不用提護理同仁了,整個科氣氛低迷。
當時我對分院的環境和人事完全不熟悉,有同仁客氣地問我:「下班在台南做什麼?」其實前三個月下班後我就直接昏倒在床上了,簡直跟當年內科值 12 小時急診的操勞一樣。就如校長之前分享的主管經驗,前半年是很難寫論文的,所以我的重點應該是趕快進入狀況,熟悉這裡的環境和人事。
2020 年 5 月 23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好評加開!給週六有空的您,全新梯次「週六班」來了!
你曾試過在 PubMed 上搜尋「meta-analysis」嗎?輸入關鍵字,按下 Enter,立刻會跳出超過 18 萬筆的文章!這些都是已經發表的作品,顯示在科學研究的世界,meta-analysis 已佔有一席之地。
學術要快速起飛,統合分析的技能要有。在時間及資源的積累下,meta-analysis 較過往更加容易寫、容易發,不需經過 IRB,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現階段的 meta-analysis,儼然成為學術研究的新寵兒。
回顧 2019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而 meta-analysis 比例約佔 7%,成果可見,更可見其發展空間。課程品質保證,初學者也能親手完成統計,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5 月 23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作者:匿名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工作坊,是在去年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參加後我覺得很不值得(老師們先不要打我 XD),原因並不是老師們上的不好,也不是午餐不好吃或冷氣太冷,而是新思惟所舉辦的系列課程,我認為適合有經驗的新手來上,才會獲得最大的效果(因為好貴啊),也因為如此,第一次上課時能聽得懂沒錯,但收穫似乎沒有真正投稿過的人多,因此覺得較為可惜。
這一次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期許自己事先做更多功課,因為 clerk 時醫院舉辦過統合分析的課程(還請到 Edwin Chan 大師來上課),我自己先用了學會的 Revman 跑跑看一些有興趣的資料,甚至跟醫院的老師學習撰寫 meta-analysis(還沒發表,投稿中 XD),找出自己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並試著在這次的工作坊中,尋找問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