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思惟

banner-01
2017 / 12 / 18

2018 / 3 / 11(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8 年 3 月 11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確實有校友成功發表 SCI 論文!超高詢問度,最令人期待的 meta-analysis 工作坊!無資源起步,最佳選擇!初學者就能畫出圖表!

 

[快訊] 雷偉德醫師以統合分析研究探討 probiotics、prebiotics 與成人接種流感疫苗效用之論文,獲 Nutrients 刊登!
準備好的人才會遇到機緣,也才抓的住機會。(雷偉德 醫師)

 

 

20171022_feedback_00005

 

20171022_feedback_00004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8 年 3 月 11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695
2017 / 12 / 18

2018 / 3 / 11(日)課程記錄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肩胛上神經減壓對旋轉肌群手術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刊登!
[快訊] 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研究單次與連續股神經阻斷效果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足部踝部門診手術術後疼痛控制技術的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老人未移位股骨頸骨折之手術選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關節內注射止痛藥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2018 / 3 / 11(日)活動內容

2018 / 3 / 11(日)課程講者

2018 / 3 / 11(日)報名額滿

2018 / 3 / 11(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8 / 3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2018 / 3 / 11(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

01_mepa_jad_tsengpt_share16_Meta-analysis_20180526_0476
2017 / 11 / 13

團隊增加起飛成功率,新連結創造更多可能。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正念」做為躁鬱症輔助療法之效益的統合分析研究,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01_mepa_jad_tsengpt_share16_Meta-analysis_20180526_0476

 

 

切入時,「第一步」的重要與困難。

 

作研究時卡關在「想主題」這件事,很多朋友都曾有過,尤其是還沒有根基的新進學者。有一定資歷的學者已鑽研某些領域一段時間,所以往往較容易沿著之前的研究繼續鑽深或觸類旁通。

 

對新進學者來說,每個領域都已有人佔地為王,而打下立足點、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自己尚未有立足之地、就沒辦法發展自己的根基,沒有根基、開花結果的機會就低。

 

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希望能帶給各位一個儘速找到立足點、站穩腳步的方法!

 

閱讀更多 »

01_clip_jad_tsengpt_share16
2017 / 11 / 13

組隊打怪的研究模式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正念」做為躁鬱症輔助療法之效益的統合分析研究,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01_clip_jad_tsengpt_share16

 

 

今天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如何「以文會友」,藉由寫論文認識各方朋友、與了解更多領域的治療技巧!

 

 

什麼是正念治療?

 

正念治療的觀念與方法從古老年代就存在於各國宗教儀式或修行之中,透過冥想與內觀的手法來發現自己內在的情緒與障礙。然後藉由這個「發現」,來迴避這些障礙,進而達到目的。

 

舉個例子來說明正念治療:「在昏暗的房間移動時,路上充滿障礙物,很危險;透過正念治療,你可以打開燈,藉由繞過障礙物順利到達出口」。

 

在此先聲明一下,雖然我完成了正念療法用於躁鬱症的療效研究,但是我自己完全無法「被做」正念治療,因為我閉上眼睛兩分鐘就睡著了!所以正念療法比較適合用在難入睡、也願意配合的人。

 

閱讀更多 »

01_mepa_neuroscience_tsengpt_share19
2017 / 11 / 13

從白日夢中產出論文的經驗分享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母乳哺育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刊登!

 

 

01_mepa_neuroscience_tsengpt_share19

 

 

從生活周遭與白日夢,想出研究主題。

 

人類的發想,大部分時候被稱為白日夢;但是你知道嗎,很多重大發明都是從白日夢中誕生的。例如祖克伯當初如果沒有聽到「相片打卡」的白日夢,就不會有今天的臉書。

 

所以作為研究者,千萬不可以瞧不起自己的白日夢!只要留心於日常生活就會注意到一些特殊現象,雖然起初和自己的專科不見得有關,但透過發想就可能從中發現新的研究主題,這篇論文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發想之下。

 

「缺少哺乳」和「自閉症」一般來說很難讓人想在一起,尤其在現今醫療分工的狀況下(「缺少哺乳」偏婦產科或兒科、「自閉症」則是兒童心智科)。但我在臉書看到一篇標題為「母乳餵越久,寶寶越聰明嗎?」的商業周刊文章,就讓我將這兩個關鍵字串聯起來了!

 

閱讀更多 »

01_clip_neuroscience_tsengpt_share19
2017 / 11 / 13

如何尋找好題目?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母乳哺育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刊登!

 

 

01_clip_neuroscience_tsengpt_share19

 

 

今天我用一個例子來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一個讓人跌破眼鏡、又很有趣的研究主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