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innovarad_YHChuang_Meta-analysis_20191222_1124
2019 / 12 / 27

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統合分析的技巧,是我們的救贖。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 眼科 莊宇勛 醫師

 

 

01_innovarad_YHChuang_Meta-analysis_20191222_1124

 

 

我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第一年住院醫師,在臨床和研究上都是初學者,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參加 meta-analysis 工作坊,能在摸索的前半段就有良師導引,學到很多心法和技巧。

 

 

跑統計前應該要注意的,新思惟都幫你想好了。

 

做 meta-analysis 的研究,選題目很重要,還是要選自己熟悉的主題,否則就算做出自己無法解釋的數據,也是枉然。選定好題目後,就要進行文獻收集。依照年份、作者、論文單位等,將符合需求的論文收集整理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統計了。

 

基本的統計知識還是需要稍微瞭解,例如說標準差、標準誤等,但在這裡學到的,沒有複雜的理論,只有實際應用的重要概念。另外,在跑統計時,也會有一些小陷阱,講師在課程上都會特別整理,例如,單位是否統一、收錄的文章樣本數,甚至連要使用類別變項還是連續變項,也都有重點提示。

 

閱讀更多 »

00
2019 / 12 / 23

2019 / 12 / 22(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張國珍醫師、陳怡真醫師

 

 

 

00

 

 

這次課程中,多數都是論文領域的新手,即使已經有臨床論文的伙伴,在統合分析領域也是第一次接觸。於是,在互動實作時間時,會特別注意發問比較少,以及進度比較慢的伙伴,給予協助。

 

從過去的害怕,到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畫出跟 SCI 期刊一樣,甚至更好看的數據圖時,那種感動是很難形容的。也是因此,這次有相當多朋友上傳作品。

 

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差點得獎的作品,有什麼細節可以再改進。也一起欣賞得獎的張國珍醫師、陳怡真醫師的作品!

 

閱讀更多 »

mepa_Meta-analysis_20190505_1386
2019 / 12 / 23

以退為進,改變投稿路線迎來轉機!

 

作者:元景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預防牙科治療後產生菌血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刊登!

 

 

mepa_Meta-analysis_20190505_1386

 

 

你的重要不是主編的重要

 

誠如我在《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另一篇心得裡面提到的,這篇文章從最初構想到出現轉機的過程,是充滿一波多折的曲折之路,直到我們認知到「你的重要不是主編的重要」之後,轉向選擇牙科雜誌才獲得改善。

 

事實上,在選擇雜誌的過程中,不否認我自己在腦海中做了很多腦補,我的邏輯原先如下思考:「這篇文章對於預防拔牙後的菌血症很重要→感染科高分雜誌要接受我們的稿件。」在這兩個項目中間,我們自行加進很多腦補成份,例如說:「這篇文章對於預防拔牙後菌血症很重要→感染科期刊分數很高→我們文章有討論到菌血症→菌血症是感染科相關問題之一→感染科高分雜誌要接受我們的稿件。」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推論過程中有許多值得吐槽的邏輯謬誤區,譬如說:我認為「我們文章有討論到菌血症」,而「菌血症是感染科相關問題之一」,所以「感染科高分雜誌要接受我們的稿件」。

 

然而,在感染科的工作流程裡面,菌血症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問題,因為菌血症是很常發生的一個併發症 (刷個牙就有機會菌血症了),而且就算有菌血症,也未必會造成任何臨床問題,因此對於感染科來說,並不會因為菌血症很常見而花費篇幅討論這個議題。

 

閱讀更多 »

clip_Meta-analysis_20190505_0565
2019 / 12 / 23

寫作到投稿一波三折,如何成就好結局?

 

作者:元景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預防牙科治療後產生菌血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刊登!

 

 

clip_Meta-analysis_20190505_0565

 

 

我如果說,這篇文章純粹是意外之下的產物,會不會被人圍毆?

 

有在追蹤我的心得或熟識我的朋友,應該都了解我是個擬定題目往往很天馬行空的人,舉凡另一篇刊登在 Sleep Medicine Review 的文章,就是在收到負面回饋之後,突發奇想出現的點子,完全不是事先預料到的結果!

 

事實上,我們這篇刊登在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的統合分析,也是天馬行空下出現的產物。坦白說,這篇文章最原始的點子是希望探討另外一個(我覺得) 很重要的議題,而那個議題後來完全做不出任何結果,讓我們一度以為可能會前功盡棄,未料在整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這些文章好像很多都和拔牙有關!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1019_0114
2019 / 12 / 23

2020 / 3 / 7(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0 年 3 月 7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許多人敲碗的「週六班」來了!學術要快速起飛,統合分析的技能要有!

 

你有試過在 PubMed 上搜尋「meta-analysis」嗎?輸入關鍵字,按下 Enter,立刻會跳出了超過 17 萬筆的文章,這些都是已經發表的作品唷!在科學研究的世界,meta-analysis 已佔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人認識、瞭解,並且深入挖掘探索。在時間及資源的積累下,發展至今,已經較過往更容易寫、更容易發。

 

不需經過 IRB,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現階段的 meta-analysis,儼然成為學術研究的新寵兒。不僅非常適合「沒有資源」的的年輕研究者,就連著作等身的專業研究者,也能透過大數據的統計方式,將過往停留在腦中的想法,快速轉換為被世界看見的研究論文。

 

回顧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443 篇論文登上 PubMed,原創研究佔總量 77%,而 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更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

 

 

課程品質保證,初學者也能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起步,並不難。

 

 

立刻投資自己

 

 

01_20200307_event_20190309_feedback_00001

 

02_20200307_event_20181124_feedback_00004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3 月 7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2019 / 12 / 18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預防牙科治療後產生菌血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刊登!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文章介紹

 

牙科治療後,細菌可能藉由牙齒周邊的血管進入全身循環,並引起菌血症,雖然許多正常人或可自行靠免疫系統清除,但部分心臟瓣膜或其他心血管構造異常者,則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所以,究竟在牙科治療時,應該如何使用抗生素,才能達到最好的菌血症預防效果,目前並無定論。

 

曾秉濤醫師團隊,回顧所有文獻,找到了 24 篇研究,收入 2147 人,經 network meta-analysis 分析後,發現在靜脈注射抗生素中,amoxicillin/clavulanate 最為有效;在口服或局部塗抹的抗生素中,口服的 amoxicillin 最為有效。

 

這樣的分析,為現有的臨床應用作了指引與總結,有相當不錯的臨床意義,能直接應用在臨床工作上!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