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00_innovarad_HY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129
2025 / 2 / 21

原來期刊上漂亮專業的統計圖表,我自己也能做出來!

 

作者:清大 醫工所 林幸瑩 助理教授

 

 

00_innovarad_HY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129

 

 

參加 2/15 這天的 《統合分析工作坊》,讓我對統合分析的概念、方法和應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真正體會到這項技術在各類研究中的價值與影響力。

 

原本對統合分析的印象只是「複雜的統計方法」,但這次的學習讓我發現,它其實是研究者手中強而有力的工具,除了具有免收案、免 IRB 的優勢,更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從紛繁的數據中找到清晰的趨勢,甚至調整臨床決策。

 

 

過往讀文獻產生的疑惑,原來可以靠統合分析解開。

 

Meta-Analysis 是一種透過整合多個相關研究結果,來得出更具代表性與穩定性結論的統計方法。老師強調,當單一研究的結果分散或存在異質性時,統合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得出更有說服力的結論。

 

這讓我想到,以前閱讀文獻時,常常會遇到不同研究給出相反的結果,總讓人困惑到底該相信哪一個?這時,統合分析就像是一座橋樑,將這些分歧的研究串聯起來,幫助我們更精準地解讀整體趨勢,提供更可靠的科學依據。

 

閱讀更多 »

01_CMA
2025 / 2 / 17

團購分析神器 CMA(至 2/19 週三)

 

 

01_CMA

 

 

重點

 

  • 我們要團購 CMA,專業版、一年份,含匯率轉換與跨國刷卡手續費,原價約 16500,本次價格 13500。
  • 即日起開放收單,收到 2/19(三)11:59p 為止。
  • 課後心得、課後提問、課後團購,也都是週三截止。
  • 所有消息將於本頁,以及「新思惟之友」社團更新,請持續追蹤。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YYHu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820
2024 / 12 / 27

營養師想走研究這條路不容易,幸好有新思惟!

 

作者:斗六慈濟醫院 臨床營養組 黃雅鈺 營養師

 

 

00_FB_innovarad_YYHu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820

 

 

我是醫院的營養師,一直都對做研究很有興趣,我的研究經驗是從小主題發表壁報論文開始累積,想找到更多同職類夥伴再進一步做研究,但是其實很困難,營養師能取得的資源很有限(還是只有我這樣?哈哈),因為這樣也低潮了好一陣子。

 

隨著對研究及統計分析操作有一定的熟悉度後,我開始有機會與醫師合作寫院內研究計畫並執行計畫案,然而走到期刊發表這關時,總是會卡關,一直還沒能生出屬於自己的第一篇 SCI 論文。

 

 

夢寐以求的新思惟課程,我來了!

 

今年在先生的鼓勵與支持下,我終於排除萬難報名了 12/21 台中班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心裡真的滿懷興奮與期待。之前看其他前輩分享課後心得,很早就知道新思惟的課含金量超高,但也非~常~精實,所以課前便努力研讀指定論文與了解相關研究知識,希望自己藉由這堂工作坊,從低潮的谷底一口氣跳出來,可以變成真的研究營養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916_149
2023 / 9 / 21

年過半百之後,獲得繼續在學術之路前進的能力。

 

作者: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 李慧仁 助理教授

 

 

meta-analysis_20230916_149

 

 

年過半百,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二青春期,為了讓生命沒有後悔,再次拾起並深入學術研究的領域,因此,下定決心報名了觀察數年的新思惟國際所舉辦的工作坊,當作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期盼增添人生旅程的色彩。

 

課程結束後,回首自己是有幸,也是有智慧,哈哈!這次參加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是一個專門探討統合分析文體與寫作方法的課程,離開量化研究領域多年後,再次深入學習和實作統計,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但也極具成就感的過程。

 

 

和一群充滿學習動機的同學一起上課

 

工作坊當天,從一開始我便進入了充滿期待的氛圍,教室裡坐滿了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參與者,他們都帶著對統合分析的學習渴望。在兩位講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一趟深度學習之旅。儘管我已經離開這個領域多年,但透過老師的教學,我感到自己一點一滴地恢復對量化研究的信心。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CSShieh_Meta-analysis_20220730_1024
2022 / 8 / 5

困難的統計軟體,課程用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傳授。

 

作者:萬芳醫院 教學部 謝承賢 醫師

 

 

00_FB_innovarad_CSShieh_Meta-analysis_20220730_1024

 

 

在醫學生時期,我認為我只是一個無法踏入論文世界的小小醫學生,因為撰寫論文不知道要從何下手。找題目、選擇文體、統計軟體、寫作時如何一刀斃命、投稿時如何避開地雷,不僅不會解決這些問題,更精確地說,是根本連有這些問題都無法預期。

 

 

有了明確的指引,將寫論文的「問答題」變成「填空題」。

 

上完新思惟的課程後,或許某種程度上來說,心中的想法是從「知道寫論文很難」變成「知道寫論文為什麼很難」。但有了明確的指引方向後,開始可以將寫論文這個工作一步一步拆解、為自己的寫作目標訂定工作進度,而且把寫作從「問答題」變成「填空題」。

 

閱讀更多 »

00_FB_20200705_radar
2020 / 7 / 6

2020 / 7 / 5(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20200705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63 分,最高達 4.83 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新朋友佔 52%,老朋友佔 48%,這次,更有兩位老朋友,第二次參與《統合分析工作坊》。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更多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住院醫師佔 31%,為歷屆比例最高。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 主治醫師佔 50%,醫療相關 8%。非醫療相關 11%,包含專科護理師、護理長、運保系副教授、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副教授、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博士班學生、診所 Regulatory Affairs。寫 meta-analysis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用自己的電腦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 參加學員中,有 36% 已有 PubMed 第一或通訊作者文章。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一路不停摸索、試錯,在研究路上靠自己成長。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