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IJID_TsengBS_04_TsengBY_10_ChenCH_02_TsengPT_70
2022 / 7 / 8

[快訊] 陳昶華、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以不同抗生素治療恙蟲病的效益與耐受性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刊登!

 

 

01_IJID_TsengBS_04_TsengBY_10_ChenCH_02_TsengPT_70

 

 

文章介紹

 

恙蟲病是被恙蟲叮咬後的立克次體感染,治療上多以抗生素應對,不過,在常被考慮的各種抗生素中,哪種比較有效呢?在不同的族群是否有所不同?那些抗生素造成的副作用最少呢?這是曾醫師與陳醫師團隊,有興趣知道的。

 

收入 14 篇隨機對照研究共 1264 位受試者後,分析發現,所有被研究的抗生素,其治癒率,都與主流的 doxycycline 類似。對小孩來說,chloramphenicol 有最高的治癒率。對成人來說,minocycline 有最高的治癒率。另外,第二代的 quinolone 類藥物,如 ofloxacin、ciprofloxacin、chloramphenicol 則明顯副作用比 doxycycline 低。

 

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於臨床上選擇用藥,以及日後開展新的隨機對照研究,都很有指導價值。

 

 

恭喜兩位醫師!

 

閱讀更多 »

MEPA_20211127_0853_fip_changch
2022 / 7 / 7

基層小主管做研究,以績效經營為導向。

 

作者:安南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疾患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刊登!

 

 

MEPA_20211127_0853_fip_changch

 

 

藉這個機會回顧陽春主治醫師與血汗小主管研究的異同,再次感謝林院長與蘇副院長支持身心科與憂鬱症中心。

 

閱讀更多 »

01_JN_LinTY_01
2022 / 7 / 4

[快訊] 林庭伃醫師團隊,關於超音波診斷腕隧道症候群的傘狀回顧,獲 Journal of Neurology 刊登!

 

 

01_JN_LinTY_01

 

 

文章介紹

 

在實證金字塔上,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是最上層的資訊。不過,隨著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越來越多,如果把這些文章都收集起來,整理並找出趨勢,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看法呢?這就是傘形回顧所要做的。

 

腕隧道症候群,很容易從臨床症狀懷疑,但確定的診斷需要做到電學傳導檢查。一個又方便又快速的折衷,是超音波。使用超音波診斷腕隧道症候群的統合分析也已經不少了,林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回顧所有的統合分析文獻,並做出整體結論。

 

收入 14 篇文獻,並根據其品質分類,在各種參數中,橫切面面積是最好的診斷標準,以 9-10.5 mm2 做標準會有最高的診斷力,且橫切面面積與腕隧道症候群嚴重程度有顯著相關。

 

作者總結認為,超音波在診斷腕隧道症候群上,是個可靠的工具,正中神經橫切面面積是最有效的參數。超音波除了確認腕隧道症候群,也可順帶評估是否同時合併其他神經血管疾病。

 

 

恭喜林醫師!

 

閱讀更多 »

01_FIN_TsengBY_09_TsengPT_69
2022 / 7 / 3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CPAP 是否會增加睡眠週期性肢體抖動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01_FIN_TsengBY_09_TsengPT_69

 

 

文章介紹

 

在睡眠實驗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睡眠週期性肢體抖動症,都是常見的狀況。使用 CPAP 可以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不過也有人發現,使用 CPAP 可能會造成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增加,影響睡眠。雖然病生理學的機轉還沒釐清,但曾醫師團隊想先確定 CPAP 使用與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的相關性。

 

經收入 14 篇研究共 2938 位睡眠呼吸中止的受試者後,發現 CPAP 的確會增加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 PLMI。次族群分析發現,這樣的增加主要是原本沒有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症的患者,以及 BMI 小於 30 的族群。

 

這樣的相關性確認,能夠提供未來病生理機轉研究,以及相關臨床研究設計時參考。

 

本文是以 CMA 快速完成的統合分析,很適合臨床工作者作為發展參考。審閱者包括美國與俄羅斯的學者,也很有意思。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01_FIP_ChangCH_20
2022 / 6 / 22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疾患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刊登!

 

 

01_FIP_ChangCH_20

 

 

文章介紹

 

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已有初步研究發現,似乎可以使用在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疾患 MUD 的患者身上,初步效果不錯。不過,究竟最有效的定位目標以及刺激頻率為何,目前並無定論,張醫師與其團隊,預計就這個問題做統合分析。

 

收入 7 個研究共 462 位受試者,分析後發現,rTMS 對 MUD 真的有效,尤其在渴求症狀分數上,與假處理對照組 sham control 相比,SMD 竟到達 0.983,相當有效。分組分析發現,刺激方式來說,iTBS 比 10-Hz rTMS 有效。

 

最近幾年,臺灣各醫院陸續開始引進 rTMS 並提供臨床服務,在此同時,若能使用統合分析,整合既有文獻並了解最佳條件與適應症,對患者、醫師、醫院,都有很大的幫助!

 

 

恭喜張醫師!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ckj_chenjy_02_share
2022 / 5 / 30

一篇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統合分析!

 

作者:奇美醫學中心 腎臟內科 陳鋭溢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急性腎臟損傷,究竟要早洗腎還是晚洗腎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刊登!

 

 

00_innovarad_ckj_chenjy_02_share

 

 

這篇論文讓我了解,寫論文完全不是慢慢來的事,在準備這篇論文的過程,一方面害怕別人搶得先機,另一方面又怕有源源不絕需要納入的論文,準備過程無不戰戰兢兢,希望快點完成,我們也因此採用了在 Dropbox 上共同編輯的模式,減少信件來回時間的消耗。

 

 

別人寫過的主題,值得再寫嗎?

 

針對重症病患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應該早點透析好,還是晚點透析好?仔細查詢會發現已經不少人做過統合分析,但是這類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仍不斷出現。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