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病因複雜,從個人、家庭到社會文化因素等、層面甚廣,大致可分類為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與其他飲食失調疾患。
飲食失調研究的涵蓋範圍亦廣,從基因、腦內 serotonin system 失常、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等角度進行探討的文獻皆有。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病因複雜,從個人、家庭到社會文化因素等、層面甚廣,大致可分類為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與其他飲食失調疾患。
飲食失調研究的涵蓋範圍亦廣,從基因、腦內 serotonin system 失常、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等角度進行探討的文獻皆有。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存在於魚油、海藻油、亞麻籽油等物質中,是人體要從食物中獲取的必需營養素。
回顧文獻顯示 omega-3 PUFAs 對焦慮(anxiety)有預防作用;但關於 Omega-3 PUFAs 減少焦慮症狀是否真的有效、則尚無統合分析論文,因此作者團隊迅速針對此主題進行統合分析。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嚴重且複雜的精神科疾病,文獻發現 N-methyl-d-aspartate (NMDA) 在認知功能與神經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阻斷 NMDA 會產生思覺失調,因此促進 NMDA 系統或可治療思覺失調症、並已有研究發表。
為了探討 NMDA-receptor-enhancing agents 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認知功能上的助益為何,作者團隊進行了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與 placebo 相比、此類藥物對病患 overall cognitive function 幫助甚小且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次族群分析顯示 NMDA-receptor-enhancing agents 對於較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療效較佳,此外 N-acetyl cysteine 顯著能改善患者的 working memory。
作者:三總基隆分院精神科 陳田育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田育醫師參與團隊關於 divalproex 治療躁鬱症時對於 suicide risk 影響為何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2017 年 10 月上完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立刻決定利用有限時間將手邊的主題依照課程建議,逐步完成主題訂定、文獻搜尋、資料分析、文章撰寫等步驟。
大約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了這篇 divalproex 在躁鬱症患者自殺風險上的統合分析論文。當刊出於精神科老牌期刊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時,心中非常感動。
Divalproex 是常用於躁鬱症的情緒穩定劑,躁鬱症患者因為疾病影響而容易有自殺意念或相關行為,因此哪些藥物對躁鬱症患者能有較好的自殺預防效果,就很值得關注。
文獻統計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的 suicide attempts 比例為 31.1%。鋰鹽(lithium)是用於躁鬱症的情緒穩定劑、且有 anti-suicidal 效果,但鋰鹽的 therapeutic window 狹窄、療效劑量很接近中毒劑量。
Divalproex 也是精神科常用的情緒穩定劑,對於躁症與憂鬱症狀都有效果,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只核准 divalproex 用於 acute manic stage。
為了探討 divalproex 治療躁鬱症時對於 suicide risk 的作用程度,作者團隊使用統合分析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 divalproex 治療躁鬱症時的 suicide attempts、completed suicides 發生率,與 no medication 組、以及 carbamazepine 組相比,皆無顯著差異。
作者: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精神醫學部 張俊鴻 主任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關於光照治療用於老年憂鬱的統合分析,獲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刊登!
做基因蛋白研究動輒一兩百萬起跳,實在負擔不起。「健保資料庫研究」曾是入門利器,但現在要上班時間到加值中心才能做,而醫師要看門診、值班,很難在上班時間進加值中心。
在開發新研究技能的初衷下,其實我在 2015 年就有去上某國內權威的統合分析課程,可是我完全聽不懂、也用不出來。因為教的是進階的貝氏統合分析,而我完全沒基礎!
個人經驗再次證明,要入門新領域,不是看解說最詳盡的大部頭聖經、而是要閱讀適合入門的圖畫書。一直到參加 2017 年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才真的畫出了統合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