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FP_ChenHT_03
2023 / 8 / 31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魷魚骨對末期腎臟病患者降低血清磷的效果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刊登!

 

 

01_FP_ChenHT_03

 

 

文章介紹

 

在末期腎臟病患者中,魷魚骨對治療高血磷的效果與安全性仍不明確。

 

為了探討這個議題,陳曉瑱醫師團隊從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Airiti Library 和其他主要的中文資料庫中,搜尋比較魷魚骨與傳統治療干預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截至 2023 年 2 月 1 日。主要結果是血磷濃度,次要結果包括循環鈣和 iPTH、鈣磷乘積和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最後納入 9 個研究,726 名參與者。結果顯示,在魷魚骨組中,血磷濃度比對照組低,並且魷魚骨對高血磷具有劑量依賴性的效果。在短期(1-2 個月)和長期(3-6 個月)治療後,均觀察到治療效果。

 

此外,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對魷魚骨的反應比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更好。在循環鈣方面沒有差異,然而接受魷魚骨治療的患者,顯示出較低的 iPTH 和鈣磷乘積。在便秘、腸胃不適和血鈣升高風險方面,兩組之間沒有差異。

 

陳曉瑱醫師團隊發現,與傳統的磷結合劑相比,魷魚骨能更有效地抑制高血磷症,並有劑量依賴性效果。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2023 / 8 / 31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研究 ICU 病患最佳腸道營養餵食方式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刊登!

 

 

01_EJCN_WuJY_05

 

 

文章介紹

 

在加護病房(ICU),重症患者因代謝和荷爾蒙紊亂而受到壓力,導致營養不良以及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因此大多數重症患者都建議使用腸道營養(EN)。多項研究顯示,接受腸道營養餵食的重症患者感染率較低。

 

然而應該採用連續餵食或是間歇餵食,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目前的資料並不一致,吳政彥營養師便針對這個議題進行統合分析。

 

最後共納入 785 名患者的 13 篇隨機對照試驗(RCTs)。分析結果,與間歇餵食相比,連續餵食有較低的死亡率,但便秘的風險較高。然而接受間歇餵食的患者比連續餵食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腸道不適應症。由於研究結果的異質性,連續餵食與間歇餵食相對於臨床效益和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

 

總體而言,吳政彥營養師團隊認為,針對 ICU 病患的最佳腸道營養餵食方式,目前現有的證據的確定性較低,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

 

遇到不確定的狀況,查過文獻後,也沒有確定結論的議題,把文章蒐集起來做個統合分析,嘗試在有爭議的主題中找出方向,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JRM_LinTY_03
2023 / 8 / 25

[快訊] 林庭伃醫師團隊,關於中風後患者的肩部超音波影像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刊登!

 

 

01_JRM_LinTY_03

 

 

文章介紹

 

中風後肩痛對於中風倖存者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林庭伃醫師團隊想要探討透過超音波檢查中風後肩部結構變化的相關資訊。

 

團隊檢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linicalTrials.gov,截至 2022 年 12 月 7 日,尋找中風患者肩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的研究,最後總共納入了 23 個臨床研究。

 

半癱肢肩部最常見的病變有肱二頭肌長頭腱(41.4%),其次是冠狀下肌腱(33.2%)、肩甲下滑囊(29.3%)、肩鎖關節(15.0%)和肩胛下肌腱(9.2%)。常見的病理發現包括肱二頭肌周圍滲液(39.2%)、肱二頭肌肌腱病變(35.5%)、冠狀下滑囊炎(29.3%)和冠狀下肌腱病變(24.6%)。肱二頭肌長頭腱和冠狀下肌腱的異常在半癱肢(對照側)的肩部中可明顯觀察到。在運動功能和肩部病變之間未觀察到相關性。

 

這項統合分析研究證實超音波檢查,能讓臨床醫師識別中風後常見的肩部病理。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這些變化與中風患者臨床之間的關聯性。

 

 

恭喜林醫師!

 

閱讀更多 »

01_CC_WuJY_04
2023 / 8 / 8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關於嚴重社區型肺炎的輔助性皮質類固醇治療療效和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Critical Care 刊登!

 

 

01_CC_WuJY_04

 

 

文章介紹

 

這篇統合分析的目的在於研究皮質類固醇在嚴重社區型肺炎(sCAP)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截至 2023 年 4 月 24 日前,搜尋了 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 和 Scopus 資料庫,僅納入評估補充皮質類固醇治療 sCAP 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試驗,主要結果是 30 天的總死亡率。

 

最後共納入 1689 名患者的 7 篇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表示,研究組在第 30 天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異質性低,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在呼吸器機械通氣需求方面風險較低、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時間較短,以及總住院時間較短;而在胃腸道出血、醫療相關感染和急性腎損傷方面,研究組和對照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 sCAP 患者中,補充皮質類固醇可以提高生存率並改善臨床結果,同時沒有不良事件增加。然而,由於整體證據仍然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這項結果能夠改善 sCAP 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而提高他們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WN_PanTY_01
2023 / 7 / 28

[快訊] 潘道愔秘書團隊,關於骨穩對骨質疏鬆患者脊椎融合手術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World Neurosurgery 刊登!

 

 

01_WN_PanTY_01

 

 

文章介紹

 

潘道愔秘書團隊透過統合分析,希望了解骨穩(Teriparatide)在脊椎融合手術後,對影像和功能的改善效果。

 

潘秘書團隊先以系統性回顧評估骨穩在治療骨質疏鬆症脊椎融合手術中的功效。再透過統合分析評估影像學結果(融合率、螺釘鬆動、椎體骨折),以及用 HU 值衡量的骨密度(BMD)變化。功能結果使用歐氏失能量表(ODI)評估。

 

研究納入了 868 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段內固定融合手術,並分為兩組:骨穩治療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在影像學方面有顯著差異;融合率、螺釘鬆動、BMD 也有顯著差異,但椎體骨折則無顯著差異。在功能方面,兩組治療中的 ODI 評分沒有顯著差異。

 

透過統合分析確認,骨穩組在影像學方面顯著優於對照組,特別是在融合率、螺釘鬆動和 BMD 等方面。在脊椎融合手術中使用骨穩能減少術後併發症,並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恭喜潘秘書!

 

閱讀更多 »

meta_analysis_20170416-341_ltfeedback
2023 / 7 / 25

【長期心得】從 case report 起步的新手,日後成功登上高分期刊。

 

作者:義大醫院 神經科 謝孟倉 醫師

 

 

meta_analysis_20170416-341_ltfeedback

 

 

這篇長期心得,簡單整理我這幾年的研究與各位分享。

 

(鈺編按:謝孟倉醫師在 2016 年先報名了《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從 case report 起家發表第一篇之後,再到《統合分析工作坊》進修,進一步完成人生首篇 original article。課後學術從 0 到 1 順利起步,到現在產線多點齊發,讓自己的名字和作品成功登上 PubMed。)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