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MEPA_20211127_1123
2023 / 6 / 27

【長期心得】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

 

作者:神經內科 林佳彥 醫師

 

 

MEPA_20211127_1123

 

 

寫長期心得回顧,作為一種自我肯定與累積。

 

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個活動,我有點猶豫是否參加,因為分享的校友都很資深,表現也都非常耀眼;另一個猶豫點是把自己的想法、做法都開誠布公,有點像是大庭廣眾之下穿內褲般害羞。

 

不過我漸漸認知到不是什麼事情都要一步到位,慢慢累積,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格,像最近也開始學習當 reviewer(一開始還以為是詐騙,也有可能是 email 寄錯人,想說對方是隔壁棚精神科 journal,就以該科非我專長婉拒,後來另一個我有投的 journal 寄來邀請,我就想到校長所說:「認同這個社群的話可以加入。」)總是要像大富翁一樣累積,房子也買,研究所也蓋,建旅館也要涉足,股票也要炒。

 

反正校長也沒有訂定 criteria 要發幾篇,或是做到理事長才可以參加這個活動,況且拍照打卡送英修,何樂而不為?

 

閱讀更多 »

01_cancers_KuoMH_03
2023 / 6 / 1

[快訊] 郭孟璇藥師團隊,關於肌少症對接受治療的肝癌患者預後影響之統合分析,獲 Cancers 刊登!

 

 

01_cancers_KuoMH_03

 

 

文章介紹

 

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如何評估肝細胞癌不良預後的風險因素,對於選擇有效治療並提高存活率至關重要。肝癌患者的長期預後受到肝功能、癌症和整體狀況所影響,但現有的癌症分期和預後評估忽略了營養、功能和身體狀況等參數。

 

閱讀更多 »

01_JCM_TsaiST_02
2023 / 5 / 26

[快訊] 蔡昇達醫師團隊,關於補充維生素 D 對纖維肌痛患者的心理效果和生活品質影響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TsaiST_02

 

 

文章介紹

 

目前對於纖維肌痛的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雖然維生素 D 在緩解疼痛方面有些效果,然而在纖維肌痛中,有關補充維生素 D 對心理效果的分析仍然不足。

 

蔡昇達醫師團隊研究補充維生素 D,對纖維肌痛患者的心理效果和生活品質的影響,以滿足臨床上對有效治療的需求。

 

作者群收入維生素 D 與安慰劑的隨機對照試驗,以及維生素 D 補充前後的前瞻性研究,以評估維生素 D 對心理結果、生活品質和疼痛評分的影響。一共納入了 8 個試驗,共計 694 名參與者。統計發現維生素 D 補充對身體功能、因情緒健康而造成的角色限制、社交功能和一般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分析中也發現,維生素 D 的使用,會有纖維肌痛影響問卷(FIQ)評分的改善,但在視覺模擬量表(VAS)和 Beck 憂鬱量表(BDI)評分上沒有顯著影響。

 

總結來說,補充維生素 D 可能是改善纖維肌痛患者心理結果和生活品質的替代選擇。

 

 

恭喜蔡醫師!

 

閱讀更多 »

01_HN_LuanCW_05
2023 / 5 / 26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以修改版 mGPS 評估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Head & Neck 刊登!

 

 

01_HN_LuanCW_05

 

 

文章介紹

 

對於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修改後的格拉斯哥預後評分(mGPS)是否有用仍存在爭議。

 

欒智偉醫師團隊在 EMBASE、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 中搜索文獻,從成立以來至2022 年 6 月 30 日,使用統合分析評估 mGPS 與生存結果之間的關聯,並以合併風險比(HR)和 95% 信賴區間(CI)來表示。

 

在 11 個研究中,總共有 2017 名 HNSCC 患者。較高的 mGPS 與 HNSCC 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HR = 2.39,95% CI 1.69-3.38),存活率(HR = 2.40,95% CI 1.94-2.98),疾病死亡率(HR = 2.57,95% CI 1.71-3.88)和無疾病生存期(HR = 2.67,95% CI 1.51-4.73,p ≤ 0.001)較差有關。

 

研究結果顯示對於診斷為 HNSCC 的患者,mGPS 可作為有效的預後生物標記。

 

 

恭喜欒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OT_YangCY_03
2023 / 5 / 15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髕骨上方與下方施做骨髓內釘治療脛骨下端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刊登!

 

 

01_JOT_YangCY_03

 

 

文章介紹

 

脛骨下端骨折通常呈螺旋狀或粉碎狀,需要經由手術以達到適當的復位和固定,而治療選項包括:外固定、鋼板固定和骨髓內釘固定。其中,鋼板固定雖然可以比骨髓內釘達到更好的軸線控制,但即使使用了微創鋼板骨折固定(MIPO)技術,仍會有相關的軟組織併發症。相較之下,骨髓內釘固定是對軟組織的損傷最低的微創手術。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0055
2023 / 5 / 5

觀點前衛、收錄數少的文章,透過正確投稿策略也能發表!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以 AUC 調整萬古黴素劑量,配合 β-內醯胺類抗生素時的腎毒性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0055

 

 

這是一篇觀點很前衛,而且只收錄 4 篇文章的 meta-analysis。根據 2020 年美國感染科最新指引建議,vancomycin 的監測方式從之前的 trough based method(給 vancomycin 30 分鐘之前抽血測濃度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改成 AUC based method (任何時間抽血測濃度然後把數據丟到公式裡去運算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因為這個方法很新穎,大概 2021 年美國才陸陸續續開始被醫院們採用。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醫院也採用此方法,雖然這個 AUC based method 醫院需要花錢買軟體或請藥師去計算下一劑用量,但優點是減少病人抽血次數,以及減少 vancomycin 造成的腎臟傷害。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