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PP_TengIC_02
2022 / 10 / 11

[快訊] 鄧宜家醫師團隊,關於開顱手術使用頭皮神經阻斷術與術中血液動力狀態和術後疼痛之統合分析,獲 Pain Practice 刊登!

 

 

01_PP_TengIC_02

 

 

文章介紹

 

在開顱手術時,加上頭皮神經阻斷術,可以減少對神經的刺激,可能會在心跳血壓,以及術後疼痛反應出來,鄧醫師與其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作統合分析。

 

收入了 12 篇研究,統合後發現,使用頭皮神經阻斷,比起對照組,手術下刀後的心跳較低、血壓較低,術後一天時的疼痛較輕,不過兩天時則差不多。

 

針對以前已經有人做過的統合分析,找出新發表的文獻,並加以追蹤整理。如果能找到新的切入點、新的分組、新的發現,則是個很不錯的主題。因為有之前的文獻能作確認與反向工程,也很適合初學者。

 

 

恭喜鄧醫師!

 

閱讀更多 »

01_FIN_LeeCW_01
2022 / 10 / 11

[快訊] 李佳維醫師團隊,關於血管內取栓該用全身麻醉或鎮靜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01_FIN_LeeCW_01

 

 

文章介紹

 

急性缺血性中風,其中一個治療為血管內取栓術,因為血管內手術精密,需要患者麻醉,或至少進入鎮靜狀態。不過,究竟是要全身麻醉比較好,還是作個意識鎮靜就好,目前沒有結論,李醫師與其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作統合分析。

 

收入 6 篇隨機對照研究共 883 位受試者後,分析發現,全身麻醉組比起鎮靜組,血管通暢率、三個月神經功能預後都比較好,在死亡率、顱內出血、手術相關併發症、肺炎則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全身麻醉的確有比較多的低血壓狀況產生。

 

總結來說,作者認為,全身麻醉有較高的血管再通暢率,以及比較好的三個月神經功能預後,未來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恭喜李醫師!

 

閱讀更多 »

00_FB_accpm_tengic_01_Meta-analysis_20210911_0285
2022 / 9 / 13

從對統合分析論文陌生,到能寫出一篇文章。

 

作者:奇美醫院 麻醉科 鄧宜家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鄧宜家醫師團隊,關於全身麻醉合併硬脊膜外止痛是否可減少認知障礙之統合分析,獲 Anaesthesia Critical Care & Pain Medicine 刊登!

 

 

00_FB_accpm_tengic_01_Meta-analysis_20210911_0285

 

 

從會看到會寫,是很遙遠的一段路。

 

從醫學生時期到住院醫師階段,閱讀醫學文獻已經成為我們獲取新知的日常,但即使念過無數篇的研究論文,我仍然很難僅從閱讀中就學會,如何從無到有自己完成一篇論文。尤其身為住院醫師,除了要磨練臨床技能,還要熟悉專科的知識,常常一眨眼時間就過去了,幾乎很難空出完整的時間,來學習論文的寫作。

 

而對於不同的文章類型,也不是那麼的熟悉,尤其對統合分析這個類型,印象只停留在證據等級很高,但統計圖表複雜難懂,至於文章架構和如何自己撰寫,更毫無概念。剛好醫院邀請新思惟來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便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

 

閱讀更多 »

01_CNM_TsengNC_01
2022 / 8 / 30

[快訊] 曾能泉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18-FPSMA PET/CT 偵測攝護腺癌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刊登!

 

 

01_CNM_TsengNC_01

 

 

文章介紹

 

PET/CT 通常使用的是 FDG 作為顯影之用。不過除了 FDG 之外,我們也可以針對個別疾病,作更為專一性的設計,像是使用對攝護腺專一的標定物 18F-PSMA-1007 來作 PET/CT。曾醫師團隊想知道,究竟使用 18F-PSMA-1007 來診斷攝護腺癌的診斷力如何,於是有此統合分析。

 

收入了 12 個研究共 540 位患者,分析發現,18F-PSMA-1007 PET/CT 對攝護腺癌的整體診斷力為 94%;陽性預測值部分,對病理確認的腫瘤為 0.9,對局部淋巴轉移為 0.94,對局部攝護腺腫瘤為 0.84。整體來說,作者們認為 18F-PSMA-1007 PET/CT 診斷攝護腺癌的能力相當好。

 

針對近年新發展的科技,在回顧文獻後,順帶做個統合分析,是不錯的論文發表策略!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829_0358_FIO
2022 / 8 / 24

零基礎起步,發表人生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嘉義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王韻婷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以全身免疫發炎指數作為頭頸癌預後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829_0358_FIO

 

 

多位學長參加過新思惟課程,一致給予好評。

 

在報名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之前,對於統合分析文章的見解,只停留在證據等級很高、有許多複雜統計圖表交織的印象,至於如何統計跟文章架構則根本毫無概念。

 

曾動心想報名上課了解,又擔心課程內容不如心得分享那樣精彩且有幫助,而屢屢卻步,但在得知科內多位學長曾參加過新思惟其他工作坊,給予一致好評,破除心中的疑慮後,終於鼓起勇氣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一堂啟發我進入 meta-analysis 殿堂的基石。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2022 / 8 / 18

[快訊] 吳綺蓁護理師團隊,關於夜班工作者以人工光照減少疲倦程度之研究,獲 Healthcare 刊登!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文章介紹

 

夜班工作者,因為需要專注警醒的時間,正好是生理時鐘最疲倦想睡的時間,如何協助這些人保持清醒,增進工作效率並減少疲倦感造成的危害,一直是研究的主題之一。因為人的眼睛與大腦,對於光的組成與特定波長似乎有明確的反應,吳護理師與其團隊,想知道在既有文獻中,人工光照介入對於協助夜班工作者保持清醒是否有幫助,於是有此研究。

 

收入了 14 篇共 7 個國家的研究,統合後發現,強化藍光的白光,色溫超過 5000K 的光照介入,對於降低夜班工作者的疲倦感,有明顯效果。在環境照明燈具有更多種選擇的今天,我們或許可以藉由環境的設置,為夜班工作者打造更適合且安全的環境。

 

從工作的困境出發,搜尋文獻的過程中,找到相關的研究,並做統合,是很棒的主題尋找與發表策略!

 

 

恭喜吳護理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