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APS_HsuCW_10
2021 / 7 / 8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雙極性疾患鋰濃度與復發風險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刊登!

 

 

01_APS_HsuCW_10

 

 

文章介紹

 

雙極性疾患的患者,其主要治療之一為鋰鹽,而長期來說,有些患者會復發。許智維醫師與其團隊,有興趣想知道,如果我們維持的鋰鹽血中濃度較高,會不會復發機會較小呢?

 

這次的研究設計比較特別,作者群將會自行回溯一個世代研究,然後也將這個世代研究的資料,合併既有已出版的文獻,做統合分析。

 

世代研究回溯收錄了 2001-2019 年的雙極性患者資訊,包括其血中鋰鹽濃度,並加以分組,記錄其後續復發狀況。接著,搜尋了既有的研究文獻,加以統合。

 

最終收入了 1406 位患者,包括自己的世代研究 466 以及統合分析 940。在世代研究中,確認了鋰鹽濃度 0.4-0.8 mmol/l 復發機會就會顯著降低,而 0.8-1.2 的話會更低,但統計上不顯著。使用劑量反應統合分析,也發現的確血中鋰鹽濃度越高,復發的風險就越低。

 

整體來說,作者認為,維持 0.4-0.8 mmol/l 的鋰鹽血中濃度,可以有效預防雙極性疾患復發的機會。

 

本篇文章雖然使用的研究方法較多,但品質很好,根據許智維醫師分享,6/4 投稿、6/17 修正、6/21 再投、7/5 接受,只花一個月的時間。

 

 

恭喜許醫師!

 

閱讀更多 »

01_IUJ_HsuCC_01
2021 / 7 / 2

[快訊] 許志呈醫師團隊,關於女性維他命 D 濃度與尿失禁之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刊登!

 

 

01_IUJ_HsuCC_01

 

 

文章介紹

 

維生素 D 被認為與膀胱收縮相關機制有關,但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血中維生素 D 濃度,會比一般人低嗎?這是許醫師團隊有興趣想知道的。

 

研究收入了兩個世代研究、四個個案對照研究、五個橫斷研究。統合時,採用了其中的兩個世代研究跟一個橫斷研究,總計 2501 人。結果發現,尿失禁組的維生素 D 濃度,並沒有比對照組低。

 

作者總結,成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血中維生素 D 濃度,並沒有比較低。

 

針對有興趣的題目,收集相關的文獻,並做統計,即使最終結果是沒有差異,依然有出版的空間,現在的國際期刊,也注意到 publication bias 的問題,開始願意收一些算完後沒有差異的文獻。

 

 

恭喜許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CEM_PengCCH_07_clip_meta-analysis_HuangHK_25_clip_mepa_meta-anlysis
2021 / 7 / 1

[快訊] 彭瓊慧與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否增進血糖控制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刊登,並獲多家國際媒體報導!

 

 

01_JCEM_PengCCH_07_clip_meta-analysis_HuangHK_25_clip_mepa_meta-anlysis

 

 

文章介紹

 

在控制胃酸分泌上,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PPI,是常被使用的藥物。因其藥物機轉,也可能藉由升高胃泌素的濃度,刺激胰島素分泌,那麼,使用 PPI 的糖尿病患者,會不會血糖控制得比沒使用的糖尿病患者好呢?又,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較好,使用 PPI 的非糖尿病患者,會不會因此減少日後變成糖尿病的機會?這是彭醫師與黃醫師團隊想知道的。

 

研究收入了 7 篇血糖控制論文與 5 篇糖尿病產生風險論文。統合後發現,在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剛好也有服用 PPI,其 HbA1c 數值顯著降低、空腹血糖也顯著降低。在沒有糖尿病的患者,使用 PPI,並沒有減少之後發生糖尿病的機率。

 

作者認為,在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剛好也使用 PPI 控制胃酸時,要注意血糖藥的劑量,並與 PPI 的存在做整體考量。

 

 

本文的研究設計有兩層,不只回答一個簡單的血糖控制問題,更進一步回答糖尿病的風險問題,得到「血糖控制會不錯,但在一般人並不會減少日後糖尿病產生的機率」,為 PPI 的血糖效果做了定位,清楚呈現效益,也能避免過度延伸。

 

因為概念簡單且好懂,本文刊出後,迅速獲得許多國際媒體醫療記者的報導,除英文外,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土耳其語也有。

 

 

能夠有這麼快速的傳播跟影響力,除了彭醫師與黃醫師本身論文特質之外,也同時因為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與 Endocrine Society 會固定發布新聞稿,將對一般患者有意義的學術論文選出,用白話新聞稿方式發布,這對於增加學會影響力、增加學者投稿意願、增進學者知名度,都有明顯的幫助!

 

恭喜彭醫師與黃醫師!

 

 

20210629_164923

 

20210629_165213

 

閱讀更多 »

01_HuangHK_PLOS_ONE_Publons_share
2021 / 6 / 29

從 author 到 reviewer,再到成為 academic editor。

 

作者:花蓮慈濟醫院 家醫科 黃暉凱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00_innovarad_huanghk_PLOS_ONE_share_Meta-analysis_20180114_0160

 

 

跟大家分享我從菜鳥 author,到擔任各期刊 reviewer,再到受邀擔任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 的心得。雖然是要分享心得,但說實在的我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也不能排除期刊尋找 editor 的 criteria 是不是有 bug……不過既然被邀請了,就先厚臉皮擔下來,之後再努力變強,努力配得上這個新角色!

 

人生大部分也是這樣(被逼迫),intern / PGY 第一天就直接被丟去值班,然後再邊學習如何值班(?);機會來了就先上車,上車以後再邊學開車(?);小孩先生出來,生出來以後再邊學當爸爸。(被揍 XD)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huanghk_PLOS_ONE_Meta-analysis_20180114_0160
2021 / 6 / 24

[快訊]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01_HuangHK_PLOS_ONE_share

 

 

期刊介紹

 

PLOS ONE 是創刊於 2006 年的知名 open access 期刊,對傳統學術期刊營運模式所產生的衝擊,是這幾年學術界的討論焦點之一,譬如蔡校長部落格文章:「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PLOS ONE 特性為網路原生、跨領域且全開放,對論文的 ethics 相當重視、對刊登品質亦有堅持。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740,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領域為 Q2(27/71) 期刊。整體來說,是名氣好、網頁介面佳、科學社群經營積極的知名 OA 品牌。

 

 

閱讀更多 »

01_BS_WuMK_06_TsengPT_57
2021 / 6 / 10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經顱直接電流刺激以增強手術技術學習之統合分析,獲 Brain Sciences 刊登!

 

 

01_BS_WuMK_06_TsengPT_57

 

 

文章介紹

 

近來有初步研究發現,經顱直接電流刺激 tDCS,似乎能夠增進技能的學習,例如手術。吳醫師與曾醫師團隊想要知道,如果能統合現有的幾篇研究,是否能發現初步的趨勢。

 

研究收入了 6 個隨機對照研究,共收入了 198 位受試者,結果發現 tDCS 比起 sham control 組,的確可以增進手術技能學習與表現。分組分析方面,發現刺激雙側前額葉,以及刺激主要運動皮質,都能得到較佳的手術進步幅度。整體來說,tDCS 並沒有造成較多的錯誤以及局部不適。

 

整體來說作者認為,初步的統合結果,是支持 tDCS 可以增進手術技能學習的。

 

針對一些正在萌發的議題,在初步的研究上線後,抓緊時間做統合分析,提供大致的整體方向,是很有意義的發表,也是很好的寫作主題。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