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是我的話,我會去 INPLASY 註冊,花個 USD 20,稿件也寫上註冊號碼跟網址,看起來比較正式。之後萬一這個期刊退稿,要投別的,也不會被嫌沒註冊。
答:(蔡依橙)
關於 suggested reviewer 的幾個重點,以下分享。
首先,其實多數的 editor 並不會用你寫上去的 suggested reviewer,畢竟他也擔心你會不會都串通好的。他一定會自己先從資料庫找人來審。但如果找到有點挫折,都沒人要答應時,他就會考慮用你的名單。
問:校長好,兩次上課後都覺得收穫滿滿,對於發表上非常有幫助,真得非常謝謝新思惟團隊!但因為最近研究團隊有些變故,一直沒聯絡。
是這樣的,我長期研究上合作的一位好朋友最近過世,生前有一篇未完成的論文,身後我預計把他完稿發表,這部分不是很難,但卻不知道該怎麼編列作者序,以及該注意什麼?
請問,如果我把他編列在第一作者,是合適的嗎?需要在文章中註明嗎?我是通訊作者,所以可以聯絡得到我。
本來只想說就跟一般投稿一樣做,但又覺得已經是最後一篇了,想做到盡善盡美。
答:(蔡依橙)
首先是,第一作者沒問題,只要貢獻度有到,學術界並沒有對作者狀態的任何規定,你記得幫他留的電子郵件要是你能收到的,這樣萬一之後要點連結、簽名、著作權轉移等,才聯繫得到。
答:(蔡依橙)
我認為不會。
這幾家帶頭的頂尖大學跟醫院,他們的研究量能真的不錯,也有非常多的年輕人表現很好,很多升副教授的論文分數表現,甚至超過現場的教授級評審委員。
說真的,臺灣是一代超過一代。
問:我正在做統合,不過在閱覽全文,決定要不要收錄時,是用 PubMed 先把全文下載、編號,然後在 Excel 中一一記錄排除的理由,感覺非常費工,跟團隊夥伴共享討論也不方便。請問老師有比較快的做法嗎?例如 EndNote?
謝謝校長提供 Office Hour 這個售後服務,好棒喔!我也要用這個來督促自己文章進度😃
答:(蔡依橙)
這部分的確很辛苦,不過我自己通常在這邊不會邊做邊跟夥伴確認,而是我自己會全部做好,但把比較有爭議的文章做記錄,然後列表。通常是等畫出 forest plot,而且整篇文章主軸差不多時,才會請共同作者,獨立再做一次搜尋、收錄、資料萃取、統計製圖等,然後討論並形成共識。
EndNote 當然好,是共享文獻很好的工具,尤其是分類功能,我會分成幾個資料夾,讓共同作者們一目了然。例如:核心收入文獻、重要排除文獻、統計方法論、背景與討論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