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偕醫院 神經外科 林新曜 醫師
結論:下次課程公布,不要猶豫,直接報名。
先說結論,還好當初課程一公布,晨會結束,還沒查房就先報名下去,不然一定沒機會參加到這堂無限超值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先提醒大家,下次課程一公布,不要猶豫,機會是不等人滴~
作者:馬偕醫院 神經外科 林新曜 醫師
先說結論,還好當初課程一公布,晨會結束,還沒查房就先報名下去,不然一定沒機會參加到這堂無限超值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先提醒大家,下次課程一公布,不要猶豫,機會是不等人滴~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
剛好最近在本院很厲害的老師指導下,有先學過統合分析這類型的文章,軟體也是使用上課教過的 CMA,所以僥倖可以得獎。因為對這個軟體其實很熟,畢竟自己雖然是統合新手、但卻是軟體老手(先感謝蔡校長還是願意把獎頒給我,讓我沒給老師丟臉,因為他知道我有來上這堂課)。
(橙編按:智維得獎不只是軟體本身,其完整度跟細膩度都很不錯。請見得獎作品評論。)
作者:匿名
所有對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meta-analysis 的證據強度是位於金字塔頂端。但相對一般的 RCT 或甚至是 cohort study 來說,meta-analysis 由於不用自己辛苦的收病人,甚至還可跳過討厭的 IRB 似乎看似更容易入門?殊不知這 meta-analysis 也算是 original study 的一種,而且其中的學問還可真不少。
此課程延續新思惟其他小班課程一貫的規劃,從一個主題的各個層面切入,並邀請這方面最有經驗的講師授課。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曾醫師對於論文架構解說的那一堂課,曾醫師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將寫作此類論文的結構大綱,及各段需注意的事項清楚的點出來,其中對於過來人的角色,點出大家常卡關的一些小地方,讓人在笑鬧聲中功力大增一甲子。在曾醫師的第二堂課以論文發表的角度,與大家分析在資料蒐尋上的不同策略,也讓人耳目一新。
閱讀更多 »
作者: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林郁珊 物理治療師
關於這堂《統合分析工作坊》,我有很多心得想寫下來,除了感謝新思惟團隊的認真備課(真的完全認真!從許多小細節就看得出來!),更希望把心得回饋給老師們,讓新思惟的下次會更好!
好課多磨。《統合分析工作坊》,籌備超過整整一年!
這一年來,從選擇論文、更換主軸、內容企劃、軟體測試、流程最佳化,再到活動籌備,反覆嘗試、修改,踏過許多誤區,就是為了讓學員們只用一天的時間,將統合分析的精髓,一次帶回家。
科學在確認、質疑與批評中前進,各位同學親手寫的問卷回饋,自然也是我們成長的重要養分。感謝大家對新思惟的信任,我們會持續精進工作坊的內容與流程,與大家一起成長。
一起回憶,當天的學習,我們是什麼樣的表情!
新思惟 2017 年全新推出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第一梯次在開放報名 5 小時內,瞬間額滿,課程也在本週末順利落幕。
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理論和實務,與常見的臨床研究全然不同,對於講師與團隊都是嚴峻的挑戰。很榮幸的,本次課程滿意度,雖仍有部分內容需進一步調整改進,但也有單堂課程獲得 4.97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