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22/11/13 (日) 第四十二梯次

meta-analysis_20221113_0328
2022 / 11 / 17

國外知名研究所也沒教的統合分析寫作技能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 眼科 郭巾慈 醫師

 

 

meta-analysis_20221113_0328

 

 

為了能在職場生存,我必須要有論文。

 

我並沒有升等的煩惱,寫 paper 對我而言,不是為了升等而是為了能在職場生存。但是,我的資源有限,過去幾年也常常因為生病工作必須中斷,如何做研究呢?

 

我特別不想做「無聊的研究」,也就是為了研究而去做我沒有興趣,或是研究的架構無法嚴謹或完整的研究,而導致寫出來的 paper 讓自己覺得沒有價值,因為歷經兩次重大傷病以及一次病危後再度拾回的人生,我必須好好把握,不想浪費生命。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1113_1070
2022 / 11 / 17

七小時的工作坊,絕對能替你省下無數盲目摸索的時間。

 

作者:臺中榮總 放射線部 許芷寧 醫師

 

 

meta-analysis_20221113_1070

 

 

繼前次參加收穫滿滿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便對新思惟深入淺出且高品質的課程相當期待,排出空檔日期,立刻報名了全新改版的《統合分析工作坊》。

 

時間就是金錢,身為論文初學者,七小時的工作坊,絕對能替你省下無數下班盲目摸索的時間,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用最高效率產出好文章。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1113_0165
2022 / 11 / 17

以前對這種課程沒有什麼好感,甚至有點不屑。

 

作者: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專科醫師

 

 

meta-analysis_20221113_0165

 

 

認識「新思惟」這個名字也許有三、四年之久,主要是因為 Facebook 的推薦文章。這些文章之所以出現,應該就是臉友中有人點讚或分享過。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2022 / 11 / 17

統合分析小細節,老手不說,新手永遠不知道。

 

作者:澄清醫院 核醫科 黃政凱 放射師

 

 

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對《統合分析工作坊》一直都有興趣,但都有事情而未去詳細瞭解(說真的就是懶惰)。去年完成申請院內硏究計畫收案(疫情這段期間完成收案目標是一件苦差事)及 IRB 結案報告後投稿,很開心於投稿後 3 個月收到期刊稿件的回覆。

 

這時看到蔡醫師有統合分析課程,心中想學統合分析熱情又重新燃起(心想依照我懶惰的個性,這次統合分析這堂課若不報名可能就會等好幾年,而機會之門打開,若不即時把握,下次可能……),所以就立馬報名。

 

閱讀更多 »

00_meta-analysis_20221113_0165
2022 / 11 / 16

2022 / 11 / 13(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221113_0165

 

 

等了三年終於等到改版!!

 

《統合分析工作坊》開課已逾四十梯次,因應時代趨勢,籌備許久的大改款登場了!

 

由於近年來參與研究課程的 PGY、年輕住院醫師漸多,這次改款專為初學者打造了全新的內容;為了深入瞭解新手起步的各種關卡,講師們與助教合作,踏入全新的領域發表了兩篇論文,並以此為教材,將整個寫作過程融入課程設計和互動實作,就是要讓各位學會論文連發的技能!

 

閱讀更多 »

00
2022 / 11 / 14

2022 / 11 / 13(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粘心華醫師、傅煦媛博士

 

 

00

 

 

這是我們籌備已久的大改款,從指定論文、互動實作、課程設計,全部大改造。

 

其中互動實作,是要讓同學們親手做出一篇 6 分左右統合分析文章的全部圖表,讓同學們親自體驗整個過程。日後回家就能用類似方式,做出自己的分析,寫出自己的論文。

 

整個教學內容更完整、更豐富,也延長了互動實作時間,讓同學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理解並完成。

 

結果相當令人振奮,同學們上傳的作品,成熟度都相當高,至少有中上水準,剩下可以建議的,大概都只是小細節而已。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