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20251019_meta-analysis_radar
2025 / 10 / 20

2025 / 10 / 19(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1019_meta-analysis_rada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課程滿意度分數皆獲得 4.80 分以上,謝謝大家給予肯定與建議。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統合分析,想要無資源起步,現在又多一個選擇囉!網絡統合分析,讓你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
2025 / 10 / 20

2025 / 10 / 19(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蔡賢龍醫師、李威成醫師

 

 

00

 

 

這幾年,統合分析成為對新進研究者非常友善的領域。在本身專業研究之外,能夠多開闢一條統合分析的產線,對於分散風險以及維持產量,都有相當大的效益。對於尚未能夠獨立掌握資源的起步者來說,這也是累積自己在學術界能見度的好工具。

 

因此這次課程,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層多元的同學參與,從教育界、醫療界到工程界都有。如何讓所有人都能聽懂,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很高興看到同學們在中午的互動實作時間,就能完成所有作品,真正親手做了一次統合分析,並且完成了 SCI 期刊投稿所需的整套圖表。

 

以下,我們將一起欣賞同學們的作品,並針對細節提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介紹兩位得獎同學的精彩作品。

 

 

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

 

 

01

 

 

同學選擇使用十字而非原廠預設的方形,這其實有些可惜。原廠設定的中心方形,其面積大小能夠反映在本次統合分析中的相對權重;若改用十字,雖然中心點更為精準,但卻會失去比例的視覺直觀印象。建議大家還是採用我們推薦的設定,效果會更理想。

 

 

02

 

 

分組分析處理得不錯,不過右邊的相對權重欄位消失了,實在有些可惜。建議可以補上這個欄位,讓整體資料呈現更完整。

 

 

03

 

 

原廠的漏斗圖,出圖沒有問題,不過左右兩側留下的空白有點多,尤其是右邊。建議可以簡單裁切一下,處理掉多餘的空間,這樣就會非常棒了。

 

 

04

 

 

統合迴歸分析,圖片做得很好,如果能夠精確的控制 XY 軸小數點的位數,就會更棒。

 

 

05

 

 

通常同學們到了第二次輸入類別變項資料進行統合分析時,容易開始有些恍神。這主要是因為大家第一次學習時全神貫注,到了後面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個問題可以透過課後練習五次來改善,隨著細節越來越熟悉,逐漸形成肌肉記憶,對細節的注意也會更加完整,減少疏漏。

 

以這張圖來說,下方標籤左右的位置應該互換,其他部分則沒有問題。

 

 

06

 

 

同樣是類別變項的練習,這邊 Z-Value 欄位記得去掉,下方的標籤記得左右互換。

 

 

07

 

 

最下方的標籤方向正確了,但 Z-Value 忘了去掉,右邊的相對權重也不見了。在這張類別變項中,我們連續舉例了三張圖。人類的注意力極限在第一次學習時差不多就是這樣。同學們記得回家要多加練習,讓自己更熟悉整個操作。如此一來,未來在處理自己的數據時,也能夠做得這麼好。

 

以下,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閱讀更多 »

01_CMA
2025 / 10 / 20

團購分析神器 CMA(至 10/22 週三)

 

 

01_CMA

 

 

重點

 

  • 我們要團購 CMA,專業版、一年份,含匯率轉換與跨國刷卡手續費,原價約 15000,本次價格 12000。
  • 即日起開放收單,收到 10/22(三)11:59p 為止。
  • 課後心得、課後提問、課後團購,也都是週三截止。
  • 所有消息將於本頁,以及「新思惟之友」社團更新,請持續追蹤。

 

閱讀更多 »

01_OfficeHour_158
2025 / 10 / 15

收到沒有寫期限的 major revision,該多久內回覆?

 

 

01_OfficeHour_158

 

 

問:校長好,我投稿一篇文章,期刊社給我 major revision,但沒有寫期限,請問我該多久改好送回比較好?

 

答:(蔡依橙)

 

給 major revision 卻沒有附上截止時間,這在今日投稿環境,其實並不常見。

 

有可能這家期刊社本身步調較緩,說實在的也不差你這一篇。習慣上 major revision 是給你的機會,要回不回是你的事情,你就自己看著辦。但也有可能就只是 editor 忘了勾選回覆時間。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

 

至於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說實在的,在今天的學術狀況,其實是沒有。

 

以前沒有線上投稿的時候,投稿者要自己印兩份,寄國際郵件的年代,major revision 都是半年起跳,如果牽涉到增加收案,甚至可能給到一年!

 

但如今絕大多數期刊都用線上系統,又進入 OA 戰國時代,審閱與處理速度成了吸引作者的重要指標,於是許多期刊與出版社都採取加速作法。

 

閱讀更多 »

01_DRCP_HuangHK_28
2025 / 10 / 9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 SGLT2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影響之統合分析統,獲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刊登。

 

 

01_DRCP_HuangHK_28

 

 

文章介紹

 

黃暉凱醫師團隊想了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降血糖藥物,會不會影響得到巴金森氏症的機率。研究團隊特別關注三種藥物:SGLT2 抑制劑、GLP-1 受體促效劑、DPP4 抑制劑。

 

團隊利用美國 TriNetX 研究網絡的真實世界資料,收集了 2015 年到 2022 年間,年齡 50 歲以上、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並開始使用這三種藥物的病人資料。

 

為了讓比較更公平,團隊使用了傾向分數配對的方法,確保各組病人的背景條件相似。研究主要想看的結果就是這些病人後來有沒有被診斷出巴金森氏症。

 

研究總共納入了將近 30 萬名病人的資料。在 SGLT2 抑制劑與 DPP4 抑制劑的比較中有 93872 人;GLP-1 受體促效劑與 DPP4 抑制劑的比較中有 110366 人;SGLT2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比較中有 95838 人。

 

結果發現,使用 SGLT2 抑制劑的病人得到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明顯比較低。跟使用 DPP4 抑制劑的病人相比,風險降低了 20%(風險比值為 0.80),跟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的病人相比,同樣也降低了 20%。

 

但是 GLP-1 受體促效劑跟 DPP4 抑制劑相比,在預防巴金森氏症方面就沒有明顯差異了。研究團隊還整合分析了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也支持 SGLT2 抑制劑能降低巴金森氏症風險的發現。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 SGLT2 抑制劑可能比使用 DPP4 抑制劑或 GLP-1 受體促效劑,更能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

 

 

恭喜黃醫師!

 

無對照組的小樣本研究,可以做統合或網絡統合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