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助理教授

00_FB_20211219_rader
2021 / 12 / 20

2021 / 12 / 19(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1_20211219_rade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70 分,最高達 4.86 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新朋友佔 68%,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更多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主治醫師佔 40%,住院醫師佔 25%,醫學生佔 5%,越來越多年輕醫師,甚至在 PGY 與醫學生時期,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既然要走醫學這條路,早點起步,早點做好選擇,是個不錯的策略
  • 醫療相關 25%,非醫療相關 5%,學員組成包含:獸醫師、藥師、職能治療師、研究單位技正、科大助理教授。寫 meta-analysis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 無發表經驗的同學占 45%。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跟著專業講師學,拚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 年齡區間最年輕者為 26 歲,學員年齡最長者為 46 歲。課程專為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無論年齡、資歷深淺,均能輕鬆上手。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對往後醫學職涯的發展相當有幫助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一路不停摸索、試錯,在研究路上靠自己成長。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FB_20191222_radar
2019 / 12 / 23

2019 / 12 / 22(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20191222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61 分,最高達 4.82 分,整體與平均分數再創新高,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主治醫師佔 58%,住院醫師佔 28%,診所醫師佔 2%,除了醫師,更有許多領域的專業人士,包含護理系助理教授、醫放系助理教授、經濟領域專業人士,以及國外知名大學助理教授等,共佔 12%。
  • 新朋友佔 53%,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更多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參加學員中,有 47% 已有 PubMed 第一或通訊作者文章,其中更有超過 10 篇的寫作老手。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

 

但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摸索期,整合過往經驗,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henCM_Meta-analysis_20191019_1009
2019 / 10 / 24

相見恨晚,處處都是秘訣的一堂課。

 

作者:臺灣大學 學士後護理系 陳真美 助理教授

 

 

01_innovarad_ChenCM_Meta-analysis_20191019_1009

 

 

有想法,也需要有好的工具。

 

由於本身已對於研究主題規劃上有諸多想法,所以這次參加課程,主要是希望學習更有效率的後設分析技巧,發揮在臨床的研究工作上。

 

在此次課程分享中,對於如何有效精粹研究點子,得到非常深的啟發性,確實倘若能在一開始確定研究目標的時候,就能更加精確並謹慎地定義相關條件或排除的標準,將會使得研究主題顯而易見。

 

而這次在課程中,透過大家提問的問題分享與學習中,學到文獻搜索的眉眉角角,大大增長文獻評估的能耐,相信對自我在未來研究過程,必能事半功倍。非常開心這次幫自己報名了這個工作坊,在整天的研習當中,大概摘要記述以下三件重要的心得。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DYLin_Meta-analysis_20180526_0799
2018 / 6 / 1

要讓大學老師不睡著,那得要很厲害才行!

 

作者:屏東科技大學 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所 林鼎彥 助理教授

 

 

01_innovarad_DYLin_Meta-analysis_20180526_0799

 

 

Meta-analysis 真的很難嗎?

 

第一次聽到 meta-analysis,是考研究所時,在補習班函授的流行病學錄音帶裡頭(沒錯,是錄音帶的時代),他介紹 meta-analysis 是證據力強的學術分析方法,而且必須要在該研究領域耕耘多年,才能使用的分析方法。

 

這段錄音,我意識到第一點是,我的大學老師怎麼沒提過 meta-analysis 這個名詞;第二,那聽起來像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東西,困難到我大學老師根本就沒教過。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