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event_Meta-analysis_20190811_1165
2019 / 8 / 19

2019 / 10 / 19(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9 年 10 月 19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我們都曾是資源稀少的研究新手,竭盡所能想盡快闖出自己的成績。

 

新思惟提供給新手一份「好的模板」,讓研究者避開最困難的摸索階段,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內容與研究中。

 

所謂「好的模板」,就像是經過「精心調教」的好車,讓任何新手都能無後顧之憂的輕鬆上路,而熟練的駕駛,也能自己改裝變出新花樣,擁有專屬的風格。每個人,都可以獨一無二。

 

統合分析工作坊,是針對初心者所需,量身規劃系統化的課程,從研究規劃起步到資料產出後的優化,用一天的時間,將經過「精心調教過」的 meta-analysis 所需工具交給你。

 

課程品質保證,讓初學者也能親手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

 

 

 

 

20190811_feedback_00004

 

20190505_feedback_00003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9 年 10 月 19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CChe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29
2019 / 8 / 15

用普通的價格,給你 hands-on 的課程,以及飽滿的內容,而且還中文教學。

 

作者:樹林品橙牙醫診所 陳宇江 牙醫師

 

 

01_innovarad_YCChe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29

 

 

這堂課本身的「價值」,絕對不是「價錢」可以衡量的。因為知識是「無價」的。

 

 

用你最熟悉的母語,只講精華,不拖泥帶水。

 

如果有人願意免費教你,你想學的東西,那絕對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上輩子沒有福氣也沒關係,至少有一個地方,有一群人願意傾囊相授,教你沒人說過的統合分析,用你最熟悉的母語、只講精華、不拖泥帶水,讓珍貴的假日時光有超高的學習效率,完全不浪費。

 

想起上課時,曾秉濤醫師說過的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問題」,很感謝有「新思惟」這樣的一個上課地方。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ljli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825
2019 / 8 / 15

「這樣下去不行」,所以我來上課了!

 

作者:花蓮慈濟醫院 耳鼻喉科 林廉捷 醫師

 

 

01_innovarad_ljli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825

 

 

什麼時候該上論文課程?校長給了一個這樣的答案!

 

睽違五年再度報名新思惟的課程,內心還是一樣的興奮。還記得第一次是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在課後有請教校長,什麼時候該報名發表論文方面的課程,當時,校長的回應是:「跌倒過,徬徨過,上課會更有感!所以等到壓力出現,你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的時候,再來不遲 XD」

 

其實還是覺得,現在來上這堂課,有點遲了,因為同儕們都已經是國際學者、新思惟的助教 XD,而我現在卻是個還在新手村的新手,我想,此時就是那個「這樣下去不行」的時候了。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henyy_Meta-analysis_20190811_0160
2019 / 8 / 15

統合分析,老少咸宜,量產論文路上的好伙伴!

 

作者:台中榮總 眼科部 程羽嬿 醫師

 

 

01_innovarad_chenyy_Meta-analysis_20190811_0160

 

 

新思惟是老朋友了,好久不見。

 

 

多點幾項技能,讓人生更有趣!

 

統合分析課很久以前就想要報名了,只是時間一直對不上。這次,雖然有一篇論文 revision deadline 的壓力,還是排除萬難去上課。

 

一進教室,真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根據目測,我是最老的學生。(嗚……怎麼會這樣,幾年前去上新思惟的課,我的年齡大約是全班平均數,怎麼才沒幾年,我變最老?)新思惟的工作人員好像也跟以前的組成略有不同了,不過還好,校長還是同一位。蔡校長有來聊幾句話,讓我沒那麼緊張了。

 

至於,為什麼來學 meta-analysis 呢?因為臨床研究的論文寫多了也會膩,想換換口味寫寫不同的文章類型。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mlinMeta-analysis_20190811_1035
2019 / 8 / 15

一步步解析,適合初學者的統合分析課程。

 

作者:童綜合醫院 林杰民 醫師

 

 

01_innovarad_cmlinMeta-analysis_20190811_1035

 

 

3 大理由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統合分析。

 

關注了統合分析的課程一段時間後,真正下定決心要報名參加有幾個理由。

 

首先是,看到一位長輩的小孩,在國外念書,發現他用統合分析的方式,發了一篇 IF 大於 5 分的論文,共同作者將近十位。所以我認為,統合分析在國外已經非常盛行了,甚至還有部分以團隊的形式分工合作,讓論文產量可以最大化。

 

第二個理由是,看了許多篇新思惟校友發的統合分析論文,內容非常實用,可以提升我在臨床上的知識,甚至有幾篇還被人發在同科醫師的 LINE 群組上分享,群組內某一學界前輩還大大讚揚某篇跨國合作的論文。

 

最後一個下定決心報名的理由是,這位前輩分享一個在南部的統合分析課程,鼓勵大家去參加,那個課程費用雖然較新思惟便宜五千元,但是只有一位講師從頭講到尾,我擔心,如果那位講師不會教,押寶在單一講師的風險實在太大。而新思惟的講師有三位,可以聽到不同的專家分享,會有更多元的視角看這個領域,加上之前第一次上醫學簡報課程的好經驗,就決定再次刷卡參加了。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KYYew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18
2019 / 8 / 15

沒有資源,想寫出自己的論文,統合分析就值得試試。

 

作者:義大醫院 外科 游光耀 醫師

 

 

01_innovarad_KYYew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18

 

 

剛開始,我也是完全不懂。

 

進入醫院見習,實習和工作的醫師,一定都會被學長們指派讀 paper。

 

還記得第一次報告的時候,完全不知道 paper(是指紙張嗎?)是什麼;而生物統計學只知道在大學有教過,但是國考後就還給老師。實習的一開始,clerk / intern 是最常晨會報告的人,在輪到我報告的前 3 週,依然不知道要報什麼,不知道 PubMed 是什麼,更不知道如何找資料。幸好,學長幫忙選一個主題並且找了資料給我,但接下來,就要開始擔心,要怎麼做 PPT。

 

報告當天,戰戰兢兢的上台報告,想當然,被慘電了一番。但驚恐與難過的情緒無法太久,收拾一下心情,又得要繼續下一個 course。不斷重複這樣循環,直到知道什麼是 p < 0.05 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以及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 很常被使用。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