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思惟

Meta-analysis_20210911_0559
2021 / 9 / 16

有實戰經驗的研究者,帶我走出統合分析的關卡。

 

作者:奇美醫院 腎臟科 陳鋭溢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911_0559

 

 

機會難得的台南首班,立刻手刀報名!

 

那天快接近中午,看完病人、查完房,坐下看看有沒有 mail 的時候,突然看到醫學研究部部長寄來的一封信,鼓勵大家參加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如果上完課程兩年內有發表,醫院可以補助學費;甚至鼓勵大家寫計畫,要將統計軟體的費用一起賺回來。

 

有醫院的支持,真的超吸引人,我沒有什麼猶豫就手刀報名了,然後順便把星期六早上的門診停掉(損失慘重),因為是奇美專班,新思惟第一次在台南舉行,省去舟車勞頓的時間和精神,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非常划算。

 

我覺得蔡校長開場說的話很有道理,同一間醫院一起上課,可以從學員中看到誰對統合分析有興趣,有助於我們尋找一起合作的夥伴;我大概早上八點半到,發現已經超過一半的學員坐在教室裡,現場充滿著濃厚的求知慾。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819
2021 / 9 / 16

很會教的老師帶你,零基礎的人也學得會。

 

作者:奇美醫院 內科部 林裕民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911_0819

 

 

有時,資深學者,不懂初學者的痛。

 

寫論文一直都是讓人排斥的事情,多數的前輩進行研究,多半是為了應付醫院內部的升遷機制,對研究既沒有熱情,也毫無想法。對於還是住院醫師的我而言更是,平時在專科領域的學習都還不夠完備,下班之後連讀教科書的時間都不夠,還要進行寫作,一想到就覺得壓力山大。

 

平時對論文的理解,就是去查一些老師朗朗上口的 trial,假如是大牌的出版社就直接看 abstract 和 conclusion 及結論。

 

雖然有幸在醫院內部遇到願意提攜後進的老師,不過資深的老師對於初學論文寫作太過遙遠,常常在開會討論論文方向或是統計想法的時候,感覺到雞同鴨講,一直處於砍掉重練的過程,也讓我覺得自己遇到山難了,身邊沒有合適的設備在野外生存,也無法到達山頂,只能赤手空拳挖土前進。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985
2021 / 9 / 16

帶你走捷徑,快速寫出自己的論文!

 

作者:奇美醫院 神經內科 李佳維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911_0985

 

 

從過去住院醫師時代至今,很了解自己對於寫論文這件事始終沒有很熱衷,覺得為了寫論文而寫,實在不是我的風格。

 

儘管知道周遭朋友有去上新思惟,也發表了許多擲地有聲的論文,但每當看到新思惟的廣告時,還是會心想:「算了吧!照顧病人以及解決診斷困難案例,還是我比較有興趣的領域。」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0720
2021 / 9 / 16

在新思惟埋下研究的種子,向發表更近一步!

 

作者:奇美醫院 內科部 陳嗣堯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911_0720

 

 

沒有研究底子,面對論文很無助。

 

醫師平常已經這麼忙了,哪有什麼時間做研究呢?住院醫師應付院內的病人,以及每個月份的報告,就已經焦頭爛額了,哪有心力再撥出時間?

 

每當被主治醫師問到「要不要來做研究」時,總是無疾而終,很想跟老師說:「我根本沒有底子。」自己只有寫過 case report 的文體,對於其他研究類型既沒有基礎,也沒有地方能夠好好學習,自己從大學畢業以後不再碰統計。

 

但是看到其他人 publish 出文章,不免會產生「自己能不能夠做到」的想法,而沒有能力的我,只好把這個想法塵封在忙碌的日子中。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911_1135
2021 / 9 / 16

資源有限的年輕醫師,統合分析是起步最佳解!

 

作者:奇美醫院 麻醉科 鄧宜家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911_1135

 

 

把握開課機會,培養自己獨立做研究的能力。

 

曾經問過自己,哪一種研究的模式,最適合資源有限的年輕醫師?

 

對於剛成為住院醫師的我來說,要自己獨立完成一個研究,不管是臨床收案或是動物實驗,背後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不是可以輕易負擔的。然而,現在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來生產論文的門檻似乎越來越高,加上時常耳聞在校學弟妹們,參加學校舉辦統合分析講座的精采分享,讓已經畢業的我好生羨慕。

 

「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儼然成為目前研究起步者的必備技能!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更讓我衍生出想要好好學習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的想法。我也曾透過網路上的資源來自學,但每每因為網路上的資訊雜亂而放棄。剛好這次新思惟來台南辦奇美專班,當然就手刀報名了。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68
2021 / 9 / 15

新聞時事中處處是靈感:談談跨領域研究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降低大腸癌術前術後輸血量方法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Current On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68

 

 

跨領域跨科,向來都有一道門檻。

 

很多同學都會問我:「曾醫師,你常常都能寫出各種領域的不同題目,你到底是如何想到這麼不同的題目?」、「曾醫師,你明明不是這個領域的人,為什麼你能夠想到這個題目在這個領域也有賣點?」

 

坦白說,我可以理解同學們的好奇,因為跨領域跨科,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雖然醫學教育最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我們是什麼科都會去見習 / 實習,然後從中學習我們所謂的「基本醫學人文素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