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Meta-analysis_20190505_1622
2023 / 5 / 4

環境變化快速,幸好有蔡校長提供的課後諮詢管道。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免疫受損且無 HIV 感染者使用靜脈注射潘他密汀預防性治療肺囊蟲肺炎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Fungi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1622

 

 

這是我第四個做的 meta-analysis,第一個跟第二個已經發表,第三個則是做成 meeting poster 沒有發表。距離上次做 meta-analysis 已經是 2020 年,想不到 meta-analysis 的世界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 PRISMA 在 2020 出了新版的指引,我並沒有細看跟了解。

 

但因為經常關注新思惟臉書社團和蔡校長的個人帳號,知道新思惟針對 meta-analysis 課程有進行大改版,原先的課程範例論文,也改為兩個蔡校長自己寫的範例,因此我在剛開始寫這篇時,稍微看了一下新範例有什麼不同,但只覺得「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做的時候還是用我以前 PRISMA 2009 的方式來進行,想著之前好歹也發表過兩篇 meta-analysis,應該依樣畫葫蘆就可以。

 

閱讀更多 »

QA_82
2023 / 5 / 3

問:找到統合分析的主題了,可是每篇論文的量表略有不同,要怎麼選?

 

 

 

 

QA_82

 

 

問:校長好,我找到一個統合分析的題目,但是每一篇不同的研究,使用的量表略有不同。有的只用基本泛用的量表;有的加上進階較為敏感詳細的量表;有的用一個量表;有的用三種不同量表。

 

我在考慮,到底要用什麼方法統合它們:一個想法是,使用最基本款的量表,大家都有用,看起來比較整齊一致。但問題是,這個基本款量表的敏感度不太夠,所以其他研究才會加上更為精準複雜的量表去檢測;還是我應該每一篇文章都選擇最敏感的量表來統合呢?

 

答:(蔡依橙)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表示你已經認真的在看資料了。事實上兩種做法都可以,這個是主觀可以決定的,只要論述說得通就可以。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415_0539
2023 / 4 / 20

醫學生就做好準備,升級自己的研究力。

 

作者:中國醫 醫學五 周奕伶 實習醫學生

 

 

Meta-analysis_20230415_0539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新思惟所提供的 meta-analysis 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 meta-analysis 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

 

在上課之前,我對 meta-analysis 只有些模糊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它的定義和作用。

 

在實作的過程中,透過與老師們的討論,我更清楚了解 meta-analysis 將多個獨立的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背後的邏輯,從而得到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研究結論。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單個研究結果的局限性和偏差性,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新手入門首選,一窺統合分析論文的產出流程。

 

主題式的講座詳細拆解了 meta-analysis 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在進行 meta-analysis 之前,需要先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收集研究文獻、選擇符合條件的研究、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等步驟。其中,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是關鍵步驟,需要遵循嚴格的方法和標準,並注意統計分析的效應大小、信賴區間和異質性等指標。

 

然後,對 meta-analysis 的結果進行評價和解釋,並對結論的可靠性和應用價值進行討論。

 

閱讀更多 »

2023 / 4 / 19

8/20(日)線上報名

 

  1. 請先線上刷卡,早鳥 / 老朋友價 41000 元。不註冊綠界帳戶也可刷卡。
    https://p.ecpay.com.tw/98519F3
    發票一經開立無法更換,請詳閱「活動內容」「刷卡發票」部分。
  2. 刷卡後,請完整填寫以下表格。(填表時不建議用 IE 瀏覽器)。
  3. 承辦人員確認,回信告知。
  4. 業務聯絡人:廖婉君 innovarad.inc@gmail.com

 

2023 / 3 / 7

問:研究某個疾病的社交技巧,彙整 self-report 和 parents report,如何做統合分析?

 

 

QA69

 

 

問:研究某個疾病的社交技巧,在彙整 data 時,發現有些數據,有 self-report 和 parents report,填資料者不同,該怎麼跑統合?又,社交技巧評估工具,並非所有文獻都使用相同的,可以合併一起跑資料嗎?

 

答:(蔡依橙)

 

你要先知道這兩種 report 一般會怎麼處理,例如,一般大家覺得差不多,還是一般大家覺得意義不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