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46
2021 / 8 / 27

博班同學上完新思惟,已經要發第二篇 paper 了。

 

作者: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 護理部 吳綺蓁 副主任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46

 

 

這是我第二次上實證相關課程,在同樣的場地。第一次也是今年 3-4 月,主要是使用 Review Manager(RevMan),與本次上課使用的 CMA 軟體完全不同。

 

如果問我為什要花這麼貴的成本從高雄上來,不惜安排住宿及高鐵來回上課,那鐵定是因為想發表 SCI 的文章,博班畢業門檻需要的基本配備。實證已經在台灣護理領域發展 10 多年,卻停留在 SR 的最基本概念。因需要將數據做統合,開始有學姊們陸續上課,學習如何將資料輸出跑 meta-analysis。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31
2021 / 8 / 27

身為菜鳥的我感到受用無窮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 楊喜安 實習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822_0331

 

 

在踏入醫院見習以前,懞懞懂懂的總覺得寫 paper 這件事離自己還很遙遠,感覺「寫 paper 好像等當到住院醫師再寫就好了」、「就算沒有 paper 只要成績不錯,將來申請住院醫師好像也可以?」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99
2021 / 8 / 27

課程提供學員研究與寫作的捷徑,難能可貴。

 

作者:馬偕醫院 牙科 黃文馨 牙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822_0299

 

 

以往覺得統計是很生硬難解的科目,大學時候的生統也都不復記憶,平常閱讀文獻遇到統計方法也都跳過不細看,因為一知半解。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822_0584
2021 / 8 / 27

R1 來參加也適合,學習到許多實用的技巧。

 

作者:台北榮總 內科部 魏嘉德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822_0584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很高興有機會來到名聞遐邇「新思惟」的工作坊。認識的學長姐及同事很多都是校友,課程結束後都給予高度肯定和回饋。

 

閱讀更多 »

00
2021 / 8 / 23

2021 / 8 / 22(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廖偉成醫師、陳泰源醫師

 

 

00

 

 

這梯次的同學,發問很踴躍,除了提問時間欲罷不能之外,下課時間也有相當多同學都來跟講師助教們討論。所問的問題,都是實際操作時的真實考量,表示同學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有嘗試自己的題目。

 

這樣的狀況很好,因為自己有嘗試過,知道困難在哪邊,經過老師提點,更能理解那些細節很重要,那些考量其實不重要。能更有效率的往發表邁進!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10731_0362
2021 / 8 / 5

協助零經驗的 PGY,降低研究發表的門檻。

 

作者:北醫 林旻翰 醫師

 

 

Meta-analysis_20210731_0362

 

 

初次參與院內研究,缺乏經驗而力不從心。

 

第一次得知新思惟是在我的醫學生時期,當時從網路廣告僅得知有一些投影片及報告設計的課程,對於見習階段的我來說,雖然有點興趣,在每次的臨床或學校報告中,總是希望自己兼顧內容之餘,也有一些設計的巧思,讓聽者能更融入其中,但當時的我因課業沒有立即的需求之下,沒能參與相關的工作坊或活動。

 

進入 PGY 一年之後,有機會參與醫院初步的研究計畫與工作,對於從沒有接觸研究的我來說,每天負擔臨床工作學習之餘有點力不從心,也因為少了許多臨床經驗,比較缺乏研究上的敏感度,對於整理臨床資料或是主題撰寫比較沒有方向。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