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葉人豪

01_TAG_YehJH_03
2020 / 12 / 2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表淺食道癌與手術預後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01_TAG_YehJH_03

 

 

文章介紹

 

過去,食道癌的標準治療,為食道切除術,不過隨著醫療進步,我們對疾病的理解較多之後,對於表淺的食道癌,發展出了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不拿掉全段食道,只作癌症周邊切除,似乎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不過,究竟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長期預後如何呢?跟傳統的手術切除相比,又如何呢?這是葉人豪醫師團隊有興趣想要知道的。

 

共收入了 21 個回溯性研究,3796 位患者,其中包括 5 個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研究。

 

ESD 整體來說,五年後之總存活率為 87.3%、疾病存活率 97.7%、無復發存活率 85.1%。局部復發的比例為 1.8%,轉移則為 3.3%。

 

ESD 與傳統手術相比,總存活率、疾病存活率與無復發存活率,都沒有顯著差異。不過,ESD 的術後副作用明顯較少(19.8% vs 44.0%)。

 

作者總結,表淺的食道鱗狀上皮癌,應該優先考慮施作 ESD。

 

文章中,從 Figure 1 開始,有多張圖表都運用工作坊上課所學,有效且清楚地呈現,相當不錯。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找到大家都有興趣,但卻還沒有人作的題目,快速的分析並發表,是很務實且有意義的研究策略。

 

 

恭喜葉醫師!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114_1234
2020 / 7 / 2

用好題材,通過論文快審,登上高分期刊。

 

作者:義大大昌醫院 胃腸肝膽科 葉人豪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初期大腸癌使用內視鏡切除與手術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114_1234

 

 

兩個月前的一晚,剛下診準備喘口氣,手機鈴聲忽然響起學長的來電:「我們的論文被接受了!」

 

就這樣,在又驚又喜中,收穫了人生頭一張「論文快審+預先接受」的體驗券。

 

閱讀更多 »

01_CGH_YehJH_02
2020 / 6 / 19

[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初期大腸癌使用內視鏡切除與手術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01_CGH_YehJH_02

 

 

文章介紹

 

T1 分級的大腸癌,指的是癌症侷限在黏膜與黏膜下層,由於病灶表淺,除了傳統的大腸手術切除外,近年也流行使用大腸鏡在檢查時直接移除。雖然理論上可行,預後猜測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最終還是需要以實證資料做進一步確認。

 

於是,葉人豪醫師團隊,預計統合目前文獻中的所有研究,為這個問題做出結論:究竟 T1 級別的大腸癌,使用手術切除與內視鏡切除,長期預後會不會有差別。

 

本統合分析,收入了 17 個研究,共 19979 位患者。中位數追蹤時間為 36 個月。結果發現,內視鏡與手術切除,在以下面向都沒有差異:總存活率、無復發存活率、疾病死亡率。不過,內視鏡切除,患者術後的併發症少很多(2.3% vs 10.9%, p < 0.001)。內視鏡之後追加手術切除,其預後與一開始就選擇手術切除一樣。與 T1 大腸癌預後有關的因素,是淋巴血管侵犯與直腸癌,但與黏膜下侵入深度無關。

 

作者總結,根據既有的實證資料,T1 大腸癌的治療方式,應優先選擇內視鏡切除,如果切除不完整,再考慮追加手術,其預後與一開始就選擇手術是一樣的。

 

這是個臨床上很重要的議題,作者群選擇了重要的因素來統合,最終也給出了相當明確的建議,是個相當仔細且俐落的分析,臨床意義也很強。登載在高分期刊,實至名歸。

 

 

恭喜葉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GH_YehJH_share01
2018 / 10 / 17

新手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冒險記。

 

作者:義大醫院 健診部 葉人豪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 simethicone 對大腸鏡檢查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01_JGH_YehJH_share01

 

 

投稿後的強迫症狀!

 

投稿初期,應該不少朋友有這樣的經驗,就是文章投出後的強迫症:「有空時便會登入期刊網站,彷彿這份虔誠可以感動遠在天邊的編輯與審閱者們,不要立刻把我退稿。」

 

若幸運地進入審閱程序(under review),一般需要兩到四週才會有初步結果,通常此時強迫症會更加嚴重。一直到審閱結果出來,不論是狂喜(accepted)或打臉(rejected),這個強迫症頭才能平復冷卻。

 

閱讀更多 »

01_JGH_YehJH_01
2018 / 10 / 17

[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 simethicone 對大腸鏡檢查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01_JGH_YehJH_01

 

 

文章介紹

 

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可減少特定風險族群的大腸癌發生率以及死亡率,早期偵測並移除腺瘤(adenomas)即為大腸鏡檢查的目的之一。檢查前的清腸準備工作,對結果及醫師判讀有很大的影響。

 

Simethicone 是臨床常用於消除腸胃道脹氣的藥物,研究顯示此藥對大腸鏡檢查的清腸準備有正面效益。為了探討 simethicone 對大腸鏡的腺瘤或息肉(polyp)偵測率是否有幫助,作者團隊以統合分析進行研究。

 

閱讀更多 »

01_YehJHMeta-analysis_20180114_0133_FB
2018 / 1 / 22

一週論文進度報告:跑統計

 

作者:義大醫院 健診部 葉人豪 醫師

 

 

01_YehJHMeta-analysis_20180114_0133

 

 

一週進度:訂好題目、做完文獻搜尋!

 

抱歉很遲才給出心得。主要原因,是上完課當天晚上,我就搜尋好題目開始寫了;這幾天把文獻搜尋跟初步的 review 做完,準備等拿到正版 CMA 就開始跑統計。

 

雖然也是有點惦記著準時完成心得的一千塊 XD 但心裡難得又重新燃起鬥志,想說趁勢讓它燒一會兒,畢竟上這堂課就是希望能夠寫出像樣的 meta-analysis 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