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蔡校長

QA51_35
2022 / 12 / 27

問:收入的幾篇紀錄有時間點不同、數值不同等資料差異,該怎麼整理?

 

 

QA51_35

 

 

問:校長好,統合課後我已經找到想做的主題,要收入的研究也印出來了。不過,每篇文章雖說疼痛量表都相同,但有幾篇研究,同時給了 3 個時間點的疼痛量表數值,請問我應該採用哪一個?有一篇文章,他同時給了最大疼痛、最小疼痛與平時疼痛。又有一篇文章是同時給在深蹲時疼痛和上樓梯疼痛,我應該收入哪一個呢?

 

答:(蔡依橙)

 

這是需要自己決定的。然後你需要形成一個論述,你是根據什麼原則去選的,以及如果有爭議的時候,是哪兩個作者經過討論後共識的。

 

閱讀更多 »

QA49_300
2022 / 12 / 27

問:課後做 subgroup 分析,輸進 CMA 才發現在不同的項目中, 有收錄的文章重複,這樣的情況真可以讓同一篇出現兩次嗎? 結果會不會受到影響?

 

 

QA49_300

 

 

問:校長好,課後開始做自己的統合分析,收錄論文都已找到。規劃的 subgroup 分析,會分 A/B/C 三種藥物,而我收錄的文章中,有一篇文章同時有 A 跟 C 兩個 arm。

 

我本希望在 A 和 C 的統計時,都可以使用到這篇文章,所以輸入資料時,這篇文章我 key 了兩筆,治療則分別輸入 A 跟 C。可是進入統計時,CMA 發現這筆資料是重複的,就不能跑了。

 

請問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真的是可以同一篇文章出現兩次嗎?軟體上要怎麼操作?會不會有同一篇文獻使用太多影響結果的可能性?

 

答:(蔡依橙)

 

你的狀況,如果你 A 跟 C 都想要的話,要拆分對照組。請參考以下兩個連結去操作,這兩個連結也會是你之後在 materials and methods 說明萃取資料處,會用到的 reference。

 

閱讀更多 »

MEPA_20220626_0977
2022 / 12 / 23

【長期心得】新思惟各大經典工作坊效用剖析

 

筆名:知道要如何長大的自己

 

 

MEPA_20220626_0977

 

 

第一次接觸到新思惟是在 2014 年,醫院邀請蔡校長來分享醫學海報的製作,那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不需要很大的組織,就可以把課程活動辦的實用而充滿細節,也知道公版 / 模板不一定是對的。

 

閱讀更多 »

00_FB__lt_ChiuCY_Meta-analysis_20190505_1794
2022 / 12 / 22

【長期心得】到美國工作前先來新思惟進修,開啟了我一連串的發表之路。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00_FB__lt_ChiuCY_Meta-analysis_20190505_1794

 

 

首先感謝新思惟讓我有機會可以練習中文寫作,不然太久沒用中文寫長文,中文能力會變差。我參加過新思惟的三門課程,依序是《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跟《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兩者對我的影響比較大。

 

簡報課程是我第一個參加的課程,現在每 1-2 個月就會在科內簡報,應用新思惟化繁為簡的手法做得差不多就好,不求滿分,只要在同儕水準以上就好,簡報課程所學習到的東西,更應用在我寫論文做圖表的設計上。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CHWu_Meta-analysis_20220924_192
2022 / 9 / 29

比其他課程好吸收、能認識研究夥伴,新思惟工作坊的吸引力!

 

作者:台中慈濟醫院 中醫部 診斷科 伍崇弘 主任

 

 

00_innovarad_CHWu_Meta-analysis_20220924_192 

  

在醫院部門內協助推動醫師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醫師都因臨床試驗所需的門檻較高、需投入的時間較長,且常因忙碌的臨床看診工作導致收案困難,而無法順利完成收案工作。

 

另外,也因為對於撰寫文章的方法與架構不熟悉,常導致寫作停滯不前,到了投稿階段,又因不清楚整個投稿的流程,而四處卡關。只要有任何一個關卡無法解決,就會使得研究工作裹足不前,0 與 1 之間,真的是有著遙遠、難以跨過的距離。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