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Meta-analysis

20250121_meta_FB_interactive_fip
2022 / 10 / 3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指導:新思惟講師助教群

 

 

Meta-analysis_20230108_0554

 

 

互動實作時間,是新思惟的招牌,我們不只帶你用自己的筆電跑軟體,還把整篇 SCI 論文的統計全部做出來,只有這樣,同學才能確定自己回家後,能用自己的筆電、自己的滑鼠,完成一樣的東西。你也才有自信,當有了數據與資料後,能夠輸入並做出自己的結果。

 

中午時間我們要做的,是將一篇我們特別為這個課程所撰寫的指定論文,刊登在約 6 分雜誌的統合分析,裡頭所有的統計都實際跑過一次,包括 overall meta-analysis、subgroup analysis、meta-regression、sensitivity analysis、funnel plot、Egger’s test 都有。初學者寫出第一篇統合分析所需要知道的,我們全部練習一次。

 

 

 

01_fip_cover

 

 

新思惟的課程最特別的是,除了跑出統計,還會教你製圖,把圖片的美感提升到 SCI 期刊都覺得好的狀態。不只是圖片,連表格、流程圖也有,甚至還開發了比原廠更好用的 Cochrane Risk of Bias 2 圖表,方便同學直接使用。

 

互動實作時間,任何東西都可以問喔,包括初學者對於介面操作的疑惑,或甚至你的基本電腦操作不熟,我們專業的講師助教群都會協助您。甚至,在指定的練習題做完之後,如果您有帶自己卡關或正在寫的研究過來,有個別的寫作問題,也都歡迎討論。

 

 

03_combine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appraisal_fip
2022 / 10 / 3

文獻評讀:量表選擇、操作技巧、實際示範

 

講者:蔡依橙

 

 

appraisal_fip

 

 

文獻評讀,是多數初學者害怕的部分。害怕選錯量表、害怕給錯評級、害怕製表製圖不好看。這堂課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根據自己的投稿經驗,以及這幾年的趨勢進展,直接告訴大家,幾十種量表,到底要怎麼選,並詳細說明理由,以及審閱者通常會看的細節。接著,示範實際上要怎麼使用量表、怎麼評估研究,並把裡頭幾個初學者不容易懂的專有名詞做個說明。最後,也教各位,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該怎麼自己嘗試解決,不只給各位魚吃,還教大家回家自己怎麼釣。

 

有些量表過於簡化,初學者很喜歡選,但往往審閱者一看就退稿,簡單說個「作者群使用了過時且過於簡陋的量表」,就能理直氣壯地按下 reject。有些量表,原廠化簡為繁,給的資料過於複雜,令初學者卻步且眼花撩亂。上課時,我們會告訴你哪些量表已經過時,不要再用,也會告訴你複雜定義的量表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可以直指重點只看其中部分關鍵。

 

如果懂以上的技巧,文獻評讀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屬於相對簡單的部分,因為只要投入時間,一篇一篇看、一格一格評分,總會做完。

 

課程中我們會針對常見量表之一 Cochrane Risk of Bias 2 做說明。因為 Cochrane 在這方面的文件檔案相當多,軟體也不算好操作,做出來的圖表雖然顏色豐富,但閱讀不易,在設計元素上仍有改進空間。我們開發了整套對初學者友善的流程,以及製圖製表工具,讓事情變得簡單,歡迎一起來學!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advise_fip
2022 / 10 / 3

自組團隊協作與請多產作者指導的建議

 

講者:張凱閔

 

 

advise_fip

 

 

統合分析,是一定要組團隊的文體,包括文獻搜尋、收錄判定、數據萃取、量表確認等,即使條件寫明了,偶爾有些模糊地帶需要主觀判定時,都要寫明是哪兩位作者的共識。

 

新思惟校友中,統合分析順利起步的模式很多,多數是來上過課的夥伴們一起合作,因為都上過一樣的課,知道的東西一樣,對事情的觀念跟看法有共識,合作起來尤其迅速。像是平輩同事一起合作,或者 PGY 負責事務性工作,找主治醫師協助補足「臨床感」,都很常見。當然也有找很有經驗的多產老師指導的。

 

 

但,找到老師,或者組成團隊,並不保證產出。溝通不順利,或者對合作有不同的預期,都可能使得合作不了了之。在與同事朋友協作的過程中,我們該注意些什麼,才能持續一點一點的前進。尋找比我們資深的有經驗者指導,該注意些什麼,如何接觸、如何報告進度、自己要有怎樣的準備,這些都和最終是否能產出論文有關。

 

這堂課,我們將分享關於找老師、團隊合作的各種技巧,尤其是確保論文能夠生出來的技巧,協助各位順利產出自己的統合分析!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20220913_QA_32
2022 / 9 / 13

問:完全新手課前須做哪些準備?上完課程後多久能產出人生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20220913_QA_32

 

 

答:(蔡依橙)

 

一般來說,如果完全沒有發表經驗的話,建議準備一年比較充足,如果一定要三到六個月的話,全力衝刺,有機會。這個課程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教學也都是從基礎開始!如果您想要最大化這次課程的投資效益,以下是我的建議。

 

閱讀更多 »

20220913_QA_31
2022 / 9 / 13

問:Meta-analysis 寫作分析要點?要怎麼用一套範本,寫很多類似的題目,寫作邏輯與架構是否有制式模組可參考?

 

 

20220913_QA_31

 

 

答:(曾秉濤)

 

在執行任何一個 meta-analysis 計畫之前,都要再三反覆提醒自己:第一,今天這個主題有沒有真正的臨床根據,或是亂點鴛鴦式的研究;第二,今天這個主題會不會在無意間,扼殺了一個「雖然臨床效果不好,但已經是瀕臨滅絕的苦力技術」。

 

閱讀更多 »

20220913_QA_25
2022 / 9 / 13

問:當現有的 RCT 不多或樣本數都很少時,可不可以做 meta-analysis?有沒有任何解套方式?

 

 

20220913_QA_25

 

 

答:(張凱閔)

 

Meta-analysis 的文章型態很多元,可收納療效比較型研究、觀察型研究、診斷型研究,只要有可整合的效應指標即可以做。

 

因此選定的題目,並非一定要 RCT,其他型態的也行。而 RCT 裡面,樣本數少,並非不能做 meta-analysis 的條件,只是樣本數少時,容易得到不顯著的結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