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Meta-analysis

20240516_meta_FB-1
2023 / 1 / 12

非常符合我的需求,甚至超越我的期待,非常值得。

 

作者:匿名

 

 

Meta-analysis_20230108_0233

 

 

原本期待學習的部分,這堂課通通都有!

 

在我的期待中,希望本次課程能指引統合分析論文,甚至一般研究論文,產出的功能。而課程從一開始的議題蒐集、研究計畫註冊、尋找合作夥伴、實際寫作流程、投稿對象選擇,到審查意見回覆,都設想好初學者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對我來說,最實用的建議包括:統合分析建議最少要五篇研究;研究計畫註冊可選擇的網站與其特徵;尋找臨床指導老師的選擇與事前準備;統合分析論文的寫作順序;SD 與 SE 的差異以及誤用對分析造成的重大影響;變異性大的意義與分析方式。除魅讓我更勇於探索統合分析這個領域。

 

閱讀更多 »

00_FB_20230108_radar
2023 / 1 / 9

2023 / 1 / 8(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30108_radar

 

 

全新改版後的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75 分,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4.9 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統合分析之外,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OI_HuangHK_26
2023 / 1 / 5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雙磷酸鹽治療與糖尿病和血糖控制關聯之統合分析,獲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刊登。

 

 

01_OI_HuangHK_26

 

 

文章介紹

 

雙磷酸鹽,是治療骨質酥鬆症的重要藥物,之前有研究觀察到,使用雙磷酸鹽治療的患者,似乎連血糖控制都會更好,糖尿病的發生也會少一些,但並非所有研究都有相同結果,於是黃醫師團隊想使用統合分析,來回答這個問題。

 

收入七篇研究,共 1233844 位受試者,分析後發現,整體來說,使用雙磷酸鹽治療的患者,糖尿病風險真的下降了。不過進一步分組分析,得知如果研究是觀察型的,是的確有差異,但如果只看隨機對照研究,則並沒有差別。

 

黃醫師團隊認為,因為證據等級較高,偏誤較少的隨機對照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結論,之後建議用更為嚴謹大型的隨機對照研究確認,會更恰當。

 

這篇是個很好的例子,用單純的統合分析與分組分析,就說出一個有細節、有轉折、有指出未來方向的論述,很值得參考!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2023 / 1 / 5

[快訊] 陳長宏醫師團隊,關於不同 EGFR-TKI 在老人非小細胞肺癌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文章介紹

 

對於肺癌患者,若基因檢測發現有 EGFR 突變,則使用 EGFR-TKI 會取得不錯的效果,陳醫師團隊想整理一下既有的 EGFR-TKI 研究,看看療效差別,於是有此研究。

 

經收入六篇研究、662 位超過 65 歲患者後分析,發現 dacomitinib 與 osimertinib 的 PFS 不錯,但各種 EGFR-TKI 在整體存活率上並沒有差異。作者並根據文獻分析後總結,osimertinib 應該是對老年患者的建議首選。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2023 / 1 / 5

[快訊] 李佳維醫師團隊,關於利他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冷漠症狀之統合分析,獲 Psychopharma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award_20170311

 

 

文章介紹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冷漠症狀,目前可用利他能來治療,但隨著新研究發表,李醫師團隊想進一步統合現有文獻,看看究竟是否有效。

 

統合了四篇隨機對照研究後,作者們發現,如果追蹤時間短,不同的量表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用 NPI apathy subscale 評估時,早期沒有幫助,但六個月的時候卻有效。這顯示目前的研究可能追蹤期多數不夠,無法顯現出利他能對降低照護者負擔以及增進整體功能的效益。建議之後若設計隨機對照研究時,可將追蹤時間拉長。

 

統合分析的論述,並不一定只有「有效」或「無效」兩個結果,配合細節的觀察以及分組分析,還有對藥理學的理解,常常會發現很有意思的轉折。本文就是這樣的例子!

 

 

恭喜李醫師!

 

閱讀更多 »

00_FB__lt_ChiuCY_Meta-analysis_20190505_1794
2022 / 12 / 22

【長期心得】到美國工作前先來新思惟進修,開啟了我一連串的發表之路。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00_FB__lt_ChiuCY_Meta-analysis_20190505_1794

 

 

首先感謝新思惟讓我有機會可以練習中文寫作,不然太久沒用中文寫長文,中文能力會變差。我參加過新思惟的三門課程,依序是《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跟《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兩者對我的影響比較大。

 

簡報課程是我第一個參加的課程,現在每 1-2 個月就會在科內簡報,應用新思惟化繁為簡的手法做得差不多就好,不求滿分,只要在同儕水準以上就好,簡報課程所學習到的東西,更應用在我寫論文做圖表的設計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