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中榮總 放射線部 許芷寧 醫師

繼前次參加收穫滿滿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便對新思惟深入淺出且高品質的課程相當期待,排出空檔日期,立刻報名了全新改版的《統合分析工作坊》。
時間就是金錢,身為論文初學者,七小時的工作坊,絕對能替你省下無數下班盲目摸索的時間,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用最高效率產出好文章。

作者:臺中榮總 放射線部 許芷寧 醫師

繼前次參加收穫滿滿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便對新思惟深入淺出且高品質的課程相當期待,排出空檔日期,立刻報名了全新改版的《統合分析工作坊》。
時間就是金錢,身為論文初學者,七小時的工作坊,絕對能替你省下無數下班盲目摸索的時間,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用最高效率產出好文章。


作者:澄清醫院 核醫科 黃政凱 放射師

對《統合分析工作坊》一直都有興趣,但都有事情而未去詳細瞭解(說真的就是懶惰)。去年完成申請院內硏究計畫收案(疫情這段期間完成收案目標是一件苦差事)及 IRB 結案報告後投稿,很開心於投稿後 3 個月收到期刊稿件的回覆。
這時看到蔡醫師有統合分析課程,心中想學統合分析熱情又重新燃起(心想依照我懶惰的個性,這次統合分析這堂課若不報名可能就會等好幾年,而機會之門打開,若不即時把握,下次可能……),所以就立馬報名。


傳統上,白內障手術是由醫師的雙手完成,手術本身也常造成後續的乾眼後遺症。後來飛秒雷射進入市場後,由於提供了更精確的手術範圍,能量也較小,有可能造成較少的後遺症。雖然有幾篇研究刊登,但尚無統合分析,於是陳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問題做統整。
收入六篇研究共 611 個眼睛,總結來說,飛秒白內障手術跟手工白內障手術的乾眼症狀是差不多的,尤其在三個月後。不過在三個月內,飛秒的症狀似乎都稍微嚴重些,只是多數未達統計顯著。
恭喜程醫師!


全新改版後的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9 分,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5.0 滿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統合分析之外,如果有臨床研究課程需求,歡迎參考我們的另外兩個工作坊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2023 年 1 月 8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全新教學設計、全新互動實作內容,2023 年首梯開放報名囉!
這次改款後的課程,是從根本開始全新打造的。
為了體現課程所教的技術,是初學者都能理解的方法,講師們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次專科範圍,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認識領域現況,並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運用課程的教學內容,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登在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接著,根據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觀察,把初學者容易卡關、可能會遇到瓶頸的部分,系統性整理成課程內容,用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陳述,達成高效教學。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一樣保留下來,並重新設計,同樣讓各位做完整篇論文的統計,畫出國際期刊與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漂亮圖表。
從找題目、文獻評讀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初學者比較困難的部分,通通都放進了這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