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8/11/24 (六) 第十梯次

01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442
2018 / 11 / 30

為了突破我的瓶頸,第二次上課!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 藥劑部 翁騰崧 藥師

 

 

01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442

 

 

卡關了,繼續卡著也不是辦法……

 

在臉書不斷看著同期上課的同學開始漸漸有了成績,心中逐漸焦躁起來。因為在年初上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回家疏於練習,以及自己的題目在最前端的部分卡關了,開始思考著,是不是該再去上一次課複習?許多問題實在是無法解決,卡在這邊也不是辦法。

 

還好《統合分析工作坊》的課程開的很頻繁,於是就刷了下去,並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列成清單。除了課前基本的名詞認識,也把指定論文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如果是我,有辦法從問題中看到研究方向嗎?

 

 

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前往上課的路上,思考著屬於適合藥師統合分析的題目到底是什麼?隔天想說八點十五分左右應該教室會是空的吧?結果我錯了,居然有兩位搶頭香了,而且其中一位似乎是新思惟得獎神人,但我個人害羞不敢前去搭訕 XD

 

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來上課真的沒有偷懶的藉口,與校長小聊了一下目前的近況,希望能透過今天的課程,把所有的困惑都解開。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WSYeh_Meta-analysis_20181124_1465
2018 / 11 / 30

統合分析好難,但原來我也做得到!

 

作者:高雄長庚 胃腸肝膽科 葉文碩 醫師

 

 

01_innovarad_WSYeh_Meta-analysis_20181124_1465

 

 

研究大不易

 

其實想報名這堂課的念頭,已經在心中盤旋很久了,一方面是覺得 meta-analysis 與我遙不可及,一方面是不太常聽說自己的師長,有在寫這樣的文體,怕學習之後,沒人可以繼續指導跟詢問。

 

最後決定繳交新思惟金幣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看到上頭許多師長,在現階段醫療環境裡做研究,超級辛苦,在臨床如此繁忙的工作中,還要手查 data,如果有研究助理還算是可以分憂,但沒研究助理的人,真的是每天都在用熱情工作。

 

雖然科內很多老師都有資源提供以予做研究,但之前上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覺得任一種題目的文章,如果想要專精,真的需要練習寫任何不同的文體。(婷編按:「對超級菜鳥來說,超級實用的課程。」是當時葉文碩醫師於課後寫下的心得。)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RSLi_Meta-analysis_20181124_1109
2018 / 11 / 30

每當有需求時,總在新思惟找到幫助。

 

作者:馬偕醫院 婦產部 不孕症科 李日升 醫師

 

 

01_innovarad_RSLi_Meta-analysis_20181124_1109

 

 

有需要,所以我又來新思惟上課了。

 

這是我的第三堂新思惟課程,前兩堂是《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跟《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婷編按:李日升醫師第一次參加的新思惟工作坊,是《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並寫下深感一語驚醒夢中人之心得。)

 

報名這三堂課都是因為「實用主義」:第一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是升遷需求,沒有論文就沒有位子、沒有薪水;第二堂課《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是因為覺得年輕主治醫師在試管嬰兒領域沒有口碑、沒有推薦,只能靠分享我知道的、我懂的、我可以的跟有需要的人分享,藉此讓他們了解我。

 

所以第三堂課,《統合分析工作坊》,主要是因為我沒有 wet lab、再來是,我們的領域有很多新的東西、新的發現,但是沒有相關的整理,我認為整理文獻這個市場應該很大,因為花時間、花精神、要讀、要分析、要篩選,而且這應該是我們初階研究者可以投入的。因此,我就報名了。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CHsu_Meta-analysis_20181124_0843
2018 / 11 / 30

如果,早點來上這堂課……

 

作者:玉里慈濟醫院 許志呈 醫師

 

 

01_innovarad_CCHsu_Meta-analysis_20181124_0843

 

 

從住院醫師時代開始,就開始想試著寫論文,但總是卡在沒有研究的資源。之前想做問卷調查,但總被卡在 IRB 過不去。統合分析,才是比較適合入門者的路,所有的資料都在網路上,而研究者要做的是,把別人的資料滙整成具有臨床意義的資訊。

 

以前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往往會被指派去蒐尋某一個主題的治療或診斷,在尋找和閱讀文獻的步驟,其實就跟 meta-analysis 是一樣的,然而在報告完後,檔案就被埋在硬碟裡面。如果早點來上這個課程,一定可以多發表很多文章。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HCha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618
2018 / 11 / 30

受益無窮的一堂課

 

作者: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教學研究中心 張郁函 組員

 

 

01_innovarad_YHCha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618

 

 

從事研究的難度比以前更高

 

首先感謝小港醫院給予本人參與,由新思惟國際團隊所舉辦之《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本人受益良多。

 

近來國內許多研究因受人體試驗委員會通過證明之繁雜程序、臨床收案時間經費,以及樣本數大小之限制,又近年來國家衛生研究院之健保資料庫,不再釋出資料光碟,須親自至衛生福利部加值中心進行分析等問題,使得大家從事研究之困難度日益提升,更降低大家從事研究之意願。

 

然而統合分析為一研究工具,可以藉由以往以發表過的研究成果數據,經過一連串文獻整理後,以 secondary data 概念再進一步以大數據之理念,聚集成大多數研究分析之趨勢。

 

閱讀更多 »

00_Meta-analysis_20181124_1018
2018 / 11 / 28

2018 / 11 / 24(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181124_1018

 

 

我們都曾是資源稀少的研究新手,竭盡所能想盡快闖出自己的成績。

 

感謝新思惟團隊的課程設計,將入門最困難的部分,講解得很清楚。這一天的課程,可以省去我三個月以上的摸索時間,非常值回票價。

 

新思惟提供給新手一份「好的模板」,讓研究者避開最困難的摸索階段,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內容與研究中。

 

所謂「好的模板」,就像是經過「精心調教過」的好車,讓任何新手都能無後顧之憂的輕鬆上路,而熟練的駕駛,也能自己改裝變出新花樣,擁有專屬的風格。每個人,都可以獨一無二。

 

今天第一次來上課,課程很紮實,老師們都講重點,很清楚。互動時間可以練習到實際操作,收穫很多。

 

講師們都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正因如此,更能深刻理解研究新手的痛。統合分析工作坊,便是針對初心者所需,量身規劃系統化的課程,從研究規劃起步到資料產出後的優化,用一天的時間,將經過「精心調教過」的 meta-analysis 所需工具交給你。

 

互動實作時間,我們更帶你進入駕訓班,實際操作「精心調教過」的「好的模版」,上路後,過彎看到小旗標方向盤要打幾圈、上坡起步如何不熄火、怎麼打檔才能快速衝刺,帶你親自走過「做出投稿等級圖表」的所有歷程。

 

今天過後,論文出得去,接受函進來,論文獎金發大財!

 

從 0→1 不再遙不可及了!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