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5 年 10 月 19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醫療 / 非醫療都適合 / 不需要寫程式
AI 時代的統合分析,讓你研究速度倍增!
在學術發表的世界裡,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早已是高效率、跨領域的利器。過去,許多人因為覺得統計難、軟體複雜、流程冗長,而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新思惟用系統化教學搭配 AI 應用,這道門檻,是你隨時可以跨過去的第一階。
- 7 月統合類文章佔原創 25%
- 新手也能辦到,一年發表三篇!(林龍暉 物理治療師)
- 逐漸熟悉統合分析寫作,第五篇 SCI 論文到手!(張庭瑋 醫師 )
- 論文產出快速提升的好工具,課後發表 6 篇統合!(吳政彥 營養師)
- 挑戰跨團隊合作,掌握寫作流程,一個多月就完成!(翁騰崧 藥師)
- 非醫療背景的統計小白,只要找對老師學,研究其實不遠!(潘道愔 書記)
報名 10/19 台北班
不論你來自醫療、教育、心理、管理、運動科學,還是其他非醫療背景,只要研究題目中有介入與結果,就能用統合分析完成高品質論文。
Meta-analysis 就是這個時代的機會窗口,學員大多在一年內,就能看見自己的成果被刊登在國際期刊!
🚀 不用 IRB 與收案:省下漫長等待,立刻把想法化成結果。
✅ 完全新手也能學會:從選題到投稿,回家就能自己動手做。
📈 高效率產出:課後立即應用在自己的題目上,最短數週完成論文初稿。
🚫 不用寫程式:使用直覺化的 CMA 軟體,輕鬆完成 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 SCI 必備圖表。
打破了傳統研究需要大量資源、經費和時間的限制,透過整理與分析現有文獻,就能完成一篇 SCI 等級的論文。
課程設計以「新手也能成功」為目標,從零開始,帶你走完研究與發表的完整流程:
✅ 選題策略:教你找到具發表潛力的研究方向
✅ 文獻搜尋與評讀:不迷失在資料海中,快速找到核心研究
✅ 數據分析與表格製作:即使沒學過統計,也能輕鬆完成
✅ 圖表美化與呈現策略:讓審稿人第一眼就留下好印象
✅ 投稿與審稿回覆技巧:提升接受率,縮短等待時間
上完課,不代表結束。我們每週提供一次 線上 Office Hour,協助學員解決寫作與投稿過程中的疑問。這是許多學員突破瓶頸、加速發表的重要關鍵。立即和我們一起,開啟你的統合分析發表之路!
報名 10/19 台北班
過往參與這門課程的校友,不僅成功發表了論文,還有不少人在短時間內進入論文量產的階段。無論是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還是非醫學領域的學者,都能夠從中獲益。
-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大腸鏡檢查後結腸直腸癌以鋸齒狀分子特徵為主之統合分析,獲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 lumateperone 在思覺失調症治療中的劑量反應關係之統合分析,獲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刊登!
-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 D-氨基酸氧化酶抑制劑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症狀和認知功能影響之統合分析,獲 Schizophrenia 刊登!
- [快訊] 陳國泰醫師團隊,關於胃十二指腸動脈瘤 / 假性動脈瘤之統合分析,獲 PeerJ 刊登!
- 平凡如我,也能寫出一篇統合分析文章。(陳國泰 醫師)
- [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 venetoclax 相關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刊登!
- 挑戰跨團隊合作,掌握寫作流程,一個多月就完成!(翁騰崧 藥師)
- 傑出榮耀列表
如果你正遇到這些困擾:
- 不知道怎麼開始第一篇統合分析
- 文獻太多,看不完、不知道如何加速篩選
- 不會統計軟體,怕操作錯誤
- 想用 AI,但不知道怎麼用在學術研究
那麼,《統合分析工作坊》,不僅讓學術研究變得更簡單易行,對於那些缺乏資源但急需成績的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條快速通關的捷徑。
立即報名,掌握 AI + Meta-analysis 的黃金組合,讓你的研究速度倍增,學術發表不再遙不可及!
報名 10/19 台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