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00_FB_20220625_rader
2022 / 6 / 27

2022 / 6 / 25(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20220625_rade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91 分,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5.0 滿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ckj_chenjy_02_share
2022 / 5 / 30

一篇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統合分析!

 

作者:奇美醫學中心 腎臟內科 陳鋭溢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急性腎臟損傷,究竟要早洗腎還是晚洗腎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刊登!

 

 

00_innovarad_ckj_chenjy_02_share

 

 

這篇論文讓我了解,寫論文完全不是慢慢來的事,在準備這篇論文的過程,一方面害怕別人搶得先機,另一方面又怕有源源不絕需要納入的論文,準備過程無不戰戰兢兢,希望快點完成,我們也因此採用了在 Dropbox 上共同編輯的模式,減少信件來回時間的消耗。

 

 

別人寫過的主題,值得再寫嗎?

 

針對重症病患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應該早點透析好,還是晚點透析好?仔細查詢會發現已經不少人做過統合分析,但是這類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仍不斷出現。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216_0480_JPM
2022 / 5 / 27

在 OA 期刊,為自己的論文找到歸宿。

 

作者:高醫附院 外科 張庭瑋 醫師

相關文章: [快訊] 張博智、陳楷樺與張庭瑋醫師團隊,關於肺部手術後的胸管引流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216_0480_JPM

 

 

在老師和夥伴們的協助下,總算完成了第三篇統合分析的文章,並順利刊登在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回想寫作與投稿的點點滴滴,雖然辛苦,卻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旅程。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0514_0376
2022 / 5 / 19

非醫學背景的大學老師,一天就能快速上手!

 

作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專班 徐宜瑩 兼任講師

 

 

Meta-analysis_20220514_0376

 

 

在恩師的介紹和推薦下,開始認識新思惟國際和統合分析。猶記聽過這個研究方法其實時間序更早,在國外做研究時,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就大量使用在資料庫分析上,當時的我,甚是陌生。

 

 

以寫作發表為導向,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

 

在確定要報名《統合分析工作坊》之前,自己上網閱讀一些使用此研究方法的文獻,也上 YouTube 觀看相關影片,知道一些 meta-analysis 的輪廓,但對於研究方法內涵、如何應用、如何操作,仍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

 

因此,決定報名課程,同時心裡想著:「挖賽!第一次上價格不菲的工作坊,到底講師和課程內容有什麼過人之處呢?」除了戰戰兢兢的心情外,更多的是希望透過一天學習而有收穫的期待。

 

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非常精實,蔡校長、凱閔老師、秉濤老師都非常聚焦講解說明內容,以一篇論文為例切中核心,直接從各個面向告訴大家怎麼使用 meta-analysis,包含:如何開始一篇 meta-analysis 的論文研究、研究規劃的技巧、論文架構、題目如何設計可以破題、文獻搜尋的方法、如何鎖定關鍵字詞進行搜尋、相關平台介紹和應用、統計基本名詞和概念的說明,並針對 meta-analysis 常見的研究錯誤進行提醒。

 

透過老師們的講解說明,我更認識了 meta-analysis 基本概念和應用。

 

閱讀更多 »

00_FB_20220514_rader
2022 / 5 / 16

2022 / 5 / 14(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FB_20220514_rade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3 分,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5.0 滿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新朋友佔 78%,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越來越多的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主治醫師佔 39%,住院醫師佔 28%。不少年輕醫師前來學習,希望在生涯早期奠定研究基礎,讓自己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發展。寫 meta-analysis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 IRB 且免收案,在這個時代,沒資源的醫師,也能學術起飛
  • 醫師以外的醫療相關行業 11%,非醫療相關 22%,學員組成包含:博士生、大學講師、專任助理、職能治療師、協會執行長。只要問對問題、用對方式,藥師護理師都有校友成功發表!
  • 無發表經驗的同學占 72%。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跟著專業講師學,拚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 年齡區間最年輕者為 26 歲,學員年齡最長者為 48 歲,略低於歷屆平均。課程專為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對研究新手入門容易,對資深研究者也有所收穫。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對往後醫學職涯的發展相當有幫助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