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蔡依橙

QA_82
2023 / 5 / 3

問:找到統合分析的主題了,可是每篇論文的量表略有不同,要怎麼選?

 

 

 

 

QA_82

 

 

問:校長好,我找到一個統合分析的題目,但是每一篇不同的研究,使用的量表略有不同。有的只用基本泛用的量表;有的加上進階較為敏感詳細的量表;有的用一個量表;有的用三種不同量表。

 

我在考慮,到底要用什麼方法統合它們:一個想法是,使用最基本款的量表,大家都有用,看起來比較整齊一致。但問題是,這個基本款量表的敏感度不太夠,所以其他研究才會加上更為精準複雜的量表去檢測;還是我應該每一篇文章都選擇最敏感的量表來統合呢?

 

答:(蔡依橙)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表示你已經認真的在看資料了。事實上兩種做法都可以,這個是主觀可以決定的,只要論述說得通就可以。

 

閱讀更多 »

QA83
2023 / 5 / 3

問:ChatGPT 真的可以當作論文作者嗎?怎麼正確運用 ChatGPT 於學術寫作上?

 

 

 

QA83

 

 

問:校長好,最近很多人開始使用 ChatGPT 來協助寫論文,有些人拿來英修,有些人甚至就直接大膽地用它寫出來的 introduction 或 discussion 去投稿,我想問的是,你建議的 ChatGPT 學術用法是怎樣做呢?

 

另外,目前期刊對於 ChatGPT 的使用態度是怎麼樣的?我需要把 ChatGPT 列為作者,或是做出什麼宣告嗎?還是就都不用提?因為我看到有報導說,某雜誌社的某期刊,接受了一篇文章,作者之一是 ChatGPT,甚至還寫上 ChatGPT 的聯絡方式;但也有人說,雜誌社明訂不可以讓 ChatGPT 作為作者。現在的資訊好混亂,很令人無所適從,想請校長幫忙給點建議。

 

答:(蔡依橙)

 

同學問的問題很詳細,而且都是實際上會遇到的困難,表示你真的開始使用,而且也有在思考細節,非常好。

 

首先是 ChatGPT 的使用。站在作者的角度,我會建議各位將他用在語言編修是最理想的,像是中文變成英文,或甚至中英文混雜的草稿變成學術英文,學術英文你還可以指定要用英式英文還是美式英文,或者是高級期刊的英文口氣,都可以。這部分沒有問題,他很強。讓你的文章在英修前就人模人樣,英修老師也能更進一步的幫你做科學論文語境調整。

 

閱讀更多 »

QA_81
2023 / 4 / 26

問:有篇登在 5 分期刊的統合文章,把不同的新舊治療混進來分析,我也可以這樣做 pair-wise meta-analysis 嗎?

 

 

 

 

QA_81

 

 

問:校長好,我在自己的領域開始找適合做統合的主題,發現有一篇登在 5 分期刊的統合分析,他收錄的文章數有 30 篇左右,但治療組跟對照組都不太一樣。

 

我的意思是,他的治療組都是新治療,但包括很多種新藥物;他的對照組是舊治療,也包含很多種傳統藥物,protocol 都不一樣。研究主題,就是新藥物們比起舊藥物們,到底有沒有比較好、好多少。

 

我也可以像這樣把所有不同的治療都混進來,做個 pair-wise meta-analysis 嗎?

 

答:(蔡依橙)

 

這是一個滿好的問題,就結果來說,這一篇最終是被登出來了,分數也有 5 分。但你作為一個讀者,就會質疑,這樣子把一整群新治療通通混在一起,去跟另一整群傳統治療做比較,到底可不可以這樣合併?

 

這篇登上 5 分期刊,表示他用 30 篇左右的規模增加稀有度,然後也幸運遇到不嫌棄他、不拒絕他的審閱者,就這樣讓他過了。作為一個統合新手,你當然可以嘗試做這樣的主題,只是最後審閱者買不買單、你能不能有一樣的運氣,就很難說。

 

你很有可能在這個領域整理萃取了 30 幾篇文章的數據,做了好多圖片,也寫好很棒的全文跟討論之後,連續投 5 本期刊,審閱者都直接說:「你合併了一堆不該合併的不同治療。」就直接退你稿,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415_0539
2023 / 4 / 20

醫學生就做好準備,升級自己的研究力。

 

作者:中國醫 醫學五 周奕伶 實習醫學生

 

 

Meta-analysis_20230415_0539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新思惟所提供的 meta-analysis 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 meta-analysis 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

 

在上課之前,我對 meta-analysis 只有些模糊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它的定義和作用。

 

在實作的過程中,透過與老師們的討論,我更清楚了解 meta-analysis 將多個獨立的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背後的邏輯,從而得到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研究結論。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單個研究結果的局限性和偏差性,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新手入門首選,一窺統合分析論文的產出流程。

 

主題式的講座詳細拆解了 meta-analysis 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在進行 meta-analysis 之前,需要先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收集研究文獻、選擇符合條件的研究、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等步驟。其中,提取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是關鍵步驟,需要遵循嚴格的方法和標準,並注意統計分析的效應大小、信賴區間和異質性等指標。

 

然後,對 meta-analysis 的結果進行評價和解釋,並對結論的可靠性和應用價值進行討論。

 

閱讀更多 »

QA78_79
2023 / 4 / 20

問:統合 case series 或 observational studies 被接受度高嗎?如果收到的文章沒有對照組,都是 single arm 也可以寫嗎?

 

 

 

 

QA78_79

 

 

問:校長好,我剛上過統合分析課程,回家試著找題目時,發現我們領域的手術,RCT 發表得不多,如果我統合 case series 或者 observational studies,請問被接受度高嗎?還是只能投稿分數較低的期刊?又,如果我收集到的文章,沒有對照組,都是 single arm,也可以寫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

 

在醫學的世界裡面,並不是每個學科都那麼重視隨機分派的對照組研究。很多時候,許多治療被研發出來,就直接被認為有效而大規模的使用。這樣的狀況並不少見。

 

統合分析的價值,當然會跟他所收錄的研究特性有關。如果你想做的領域,有隨機對照研究跟觀察性研究,當然是做隨機對照研究的統合,會被認為價值比較高。但問題是,如果在你的領域,就是沒有隨機對照研究,你能夠做出觀察性研究的統合,也已經是相當有價值的。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230415_0697
2023 / 4 / 19

2023 / 4 / 15(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30415_0697

 

 

課程內容及講義都很用心!

Meta-analysis 寫作課程非常有價值,提供了全面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的練習機會。

 

新思惟的課程規劃,破除了一般對於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以一貫的高品質課程內容,與高效率教學方法,加上廣獲好評的互動實作,用最短的時間讓初學者,無資源也能成功起步。無論是新朋友或是老朋友,論文新手或老手,課後都能有所收穫。

 

 

 

 

 

謝謝新思惟的指導,即使是 clerk 也聽得懂。

將寫作統合分析所需知識與技能,濃縮在一天之內,課程十分充實且實用。

 

想要入門 meta-analysis,光是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行摸索不僅費時費力,還未必能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這門課,就是為研究初心者量身規劃,以系統化的學習,幫您省下試誤的時間。

 

 

 

 

 

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只要破除寫論文的心魔,避開常犯的錯誤,就能大大提升被 accept 的機會。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全新服務,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